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永远爱你,天涯海角,海枯石烂 (第3/4页)
州伯克利东方语文学系任职。是后来大哥看出我在混日子,亲自飞来美西找我,天,大嫂也来了。我那些论文专着,什么《从敦煌俗赋看中国讲唱文学》、《宋朝游观文学文体学研究》,满纸老调重弹,哈,用英文再弹一遍。那叠学术废纸糊弄糊弄美国人便算了,糊弄大哥可不行,他说:‘弟弟,你打算一辈子就在这些故纸堆里打转,庸庸碌碌?’大嫂也劝我,不如回纽约吧,现在家里生意缺人呢,一家人在一起也好互相照顾……都说双亲走后长兄如父长嫂如母,他们觉得是时候对我尽一份责任了,非对我尽责任不可——我原本一个人自由自在,又给他们逮了回去。唉,说出来不怕你笑,其实教美国学生中文也没什么意思,我原以为自己能作出一番学问呢,整日蹉跎着,那点宏愿就淡了,”关珵直摇着头,语调带上些许苍凉,“我开的课只讲中国古代史,学生们觉得无聊,没几个人听课。谁爱听,我这个中国人自己念大学时都不爱听老师讲古代史,总觉得不过是些老黄历,秦皇汉武、汉唐盛世也就那么一回事,我们年轻一代,还开创不出个比那些封建帝国更伟大的国家来?可惜造化弄人。到纽约之后,我上大哥的公司学着做事,大哥说我的头脑还是用在经商上好,以前钻研文学,真是浪费。他当他夸我,可那话使我很不好受。有天我傍晚到中央公园闲逛,看到曼哈顿那些车水马龙在淡金色的落照中朦胧地晃动,忽然觉得一切都像场虚妄。其实一到美国我便什么理想都没了,像个肥皂泡叫人扎破。我总想着从前。” 原是要说新大陆的新故事,兜兜转转,又说回旧国的旧事了。他这几十年的羁旅里仅剩的一点青春回忆,那从前唯一的夸耀。他在美国一遍遍回忆那往事,像宴后流连之人站在一席残羹冷炙前寂寞地回望往昔珠歌翠舞。 “我总是想起我们在广州的日子,那时候学校要迁去韶关,你说不想再像避走香港那样又避走粤北、偏安一隅,想留下来办一个出版抗战刊物的地下报社,不止要写战地通讯,还要当联络站、搜集情报……想起来真是惊心动魄,战机成天在天上飞,广州的大学全成日军司令部了,多得霞织的爸爸肯借惠爱路那间药房的地下室给大家用,又好不容易弄来印刷机,天天盼着捷报传来好印成铅字派出去鼓舞人心。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诗社、报社那些朋友……” “今天重聚,我特意找了以前的旧照出来,藏得太深了,找了好半天。”乔玦仿佛已预料他会追忆旧事,早准备妥当,从茶几底捧出一铁盒来。一只五六十年代中国家庭常见的makou铁盒子,年久生锈,存放粮票、布票、存折云云。乔玦把那叠粮票布票取出来,又神秘地掀开一层铁皮,方露出这盒中玄机。原来这铁盒子下边还有一夹层,一张张旧得发黄的照片在底下压着。 天全暗了,但并没有如纽约般火树银花、华灯四起。故国宁静的冬夜像一湾深蓝的湖水,没有纽约那些粲然的霓虹灯不死不休地探照他这个异乡流亡者的灵魂,它只幽幽地流泻,沁进他心里。这一大叠照片中有许多他没参与的过往,有几张似是乔玦与另个人的合照,但关珵直的目光全被四五年那张照片攫住了:日本人在中山纪念堂签署投降书的第二日,他们一群年轻人在报社门口合的影。身后是地下室的窄门,身前是无限远的天地。直到这一刻,当年那些老同学的面容才在他眼前再度清晰起来,这些年他光顾着回忆乔玦,忘了太多人了,印刷的哲甫、校对的霞织、派消息的兆龙……他用手指逐一轻点着照片上的人物,逐一念着他们的名字,最后,手指又落回乔玦的影像上。照片是黑白照,但他永不忘那天乔玦套了一件浅褐的绒背心。“那时候大家可真年轻呀,哲甫、霞织、兆龙,我和你,还有……”他的眼睛仍在看着相中的乔玦。 乔玦接上他的话:“还有彦石呢,这照片就是他帮我们拍的,你记得么。” “对,王彦石,他回广州在他那个什么亲戚的诊所……” “他叔叔的诊所。” “是、是,看我这记性,他叔叔的诊所。他叔叔暗地里干走单帮生意,从香港带些紧俏的药啊货啊到卖到广州黑市。唉,那时候香港也沦陷了,从香港回来的人哪有回广州的,都是躲到重庆去,也不知道他来广州干什么,做生意都赶不上热乎是不。” 乔玦听他如此评价王彦石,沉默了好一会。半晌,他才推了推那笨重的黑框眼镜,唇边笑纹淡了,略有些严肃地道:“你和他交往少,你不了解他。” 关珵直一愣,那套练达的处世之道令他立刻反应过来认错:“我说错话了。” 乔玦仍在看着那合照,眼神却已散开去,似是在看一位照片之外的人:“没有他我早死了。你没和他说过几句话,不知道他怎么弄来那支盘尼西林,那年头盘尼西林贵过黄金,他求他叔叔借他的。原本他只在他叔叔作走私幌子的诊所帮人看看病,因为那支盘尼西林,被要挟着帮他叔叔走私了一回,广州去清远,那么远的路——走私药品被日军知道了是要杀头的。百姓也不待见药贩子,觉得他们发国难财……他一生就这一个污点……” 又是好一阵沉默。最后,关珵直半低下头,双手十指紧扣着:“都怪我那时候没有保护好你。” 当年伪政府查不到乔玦写反日文章确凿证据,但钱照样要勒索。等关珵直香港的家人汇钱过来,已是两三日后了,两三天足够一个人在狱中被折磨得半死,好几根金条递上去,结果换出一个奄奄一息的血人。但一个已有反日分子嫌疑的人如何再上日伪把持的医院医治?最后是王彦石在他叔叔那间只治街坊邻里跌打损伤的幌子诊所里替乔玦做了手术。直到这一刻,关珵直心中才惊雷般闪过一瞬王彦石勉强可称清晰的残像:冷白手术灯下一个侧影,一张被医用口罩遮去大半的脸,两笔乌浓的剑眉紧紧皱着,手中那柄手术刀以一种悬崖走丝的精准在作业。他如此全力以赴,已汗湿后背了,仿佛那严冷的不锈钢刀尖下是世间至珍至贵之物,失之分毫他便一无所有。 “我为什么要怪你?你那样衣不解带照顾我,那天我一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你挂着两个黑眼圈。”乔玦方才严肃的面孔已经消失在一声轻和的笑里,微微起身,替他将茶再度满上。 他似是怕关珵直又陷进沉默里,又挑了张照片出来与这昔日的至友看:“你再看这张照片,我找了好久才找出来的,我们两人的合照。你肯定猜不到我以前把这照片藏哪了。” “藏到哪里?” 乔玦指指角落里一个满是烟熏痕迹的木书柜:“我把这张相夹在书柜背后的墙缝里,差点拿不出来。” 关珵直接过照片,摩挲着,半开玩笑:“又不是什么宝藏,何必藏墙缝里?” 乔玦耸了耸肩,笑道:“那时候‘清理阶级队伍’,查特嫌查得很厉害,很多人把旅居海外的亲友相关的照片、通信都烧了,我舍不得烧。” “玦……”关珵直抚摸相纸的动作顿了一下,缓缓将那旧照放低。 二人的眼睛不约而同转到那张合照去,照片已被关珵直轻轻放回桌案上,在灯下熠熠发亮。相中是关珵直十八岁生日宴。关家二少爷生辰,港岛多少达官贵人都到场了,关邸柔软的马尼拉草绿茵上开花般长出朵朵太阳伞来,伞下是一桌又一桌鸡尾酒同饼点,八层高的白兰地奶油蛋糕塔一样矗着,穿廊圆拱,雕梁粉壁,男女宾客燕尾圆转、绸裙摇曳……他们正是在那华丽景致里合的影。记忆中的华筵已褪色成照中模糊的黑白,唯有正中央两位主角清晰鲜焕,少年关珵直手中握着一瓶香槟搂上乔玦的肩,二人笑眼乌浓,在湛湛青空下立着,仿佛天幕上降下一对双子星,骤放出道道光华。青春、理想、爱情,一一在那光辉中耀漾……但相纸的潮湿与脏污已在那良辰美景里劈下了一道裂痕,一道苍茫的天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