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铁哥儿们 (第1/1页)
1998年冬天到北京入网测试。 我想起一个在英国读书时的同学「杨思翰」,当时知道他是官派出来留学的,年纪b我们大几岁,文革时在青海蔚蓝的天空下放了十年羊。他跟我说起放羊的事情时,完全不是悲情的口吻。不同的人遇到相同的难处,有人可以云淡风轻,有人却一辈子耿耿於怀。 常常三四个同学一起做饭,杨手艺不错,说他在北京家里也常做饭,我们起初也将信将疑,一顿饭下来,我和香港同学都心服口服。每个周末三人一起去买菜,杨思翰说什麽,我们买什麽,他负责做饭,香港同学当下手帮忙,我只能负责洗碗。两岸三地在l敦的厨房里合作十分愉快,每次希腊同学闻香而至,想知道怎麽做的红烧蹄膀,我都指着杨:「eseKongfu」。 那年冬天,杨思翰一大早从他月坛南街的宿舍送我去长安大街民航大厦搭大巴去北京首都机场,从香港转机回台北。 他跟同事借了一辆单车,把我的皮箱绑在後面,一人一辆骑在清晨的雾sE中,那个画面我始终记得,天是将亮未亮,我的心一点都不觉得冷。 在那一霎那,我明白他跟同事说我是他的「铁哥儿们」是什麽意思。跟铁马有关。那次之後,我都叫他「大哥」。 在离开前两天,他问我去过长城没有?我说才第一次来北京,都不知道在那儿呢。 他说一般人都是到八达岭,咱们去居庸关吧!b较适合你的X格。这一生最怕人多,跟别人走同样的路。他还记得我们逛l敦时我喜欢钻小巷偏弄,总是避开观光客常去的景点。去学校时别人规规矩矩的走规划好的林间步道,我总是喜欢穿过草原自觅蹊径。有时会迷路或绕了一大圈回到原点,那时还留着一头长发,佯作好汉。 他说:「那我整辆车,咱们开车去。」 「你会开车?」 「刚学,试试!」 他於是跟同事借了辆VW,从北京哐当哐当的开到居庸关。车子很破,没有暖气,冷气自动从车缝隙进入,一路把我冷的。 「过瘾吧?」他还一路问我。 「同学,你真行。」 几年後我带着老婆和nV儿们到北京。 「这回咱们有车了」,他刚买了宝蓝sE的MazdaM3。 「难得,我们走远点,去大同云冈石窟,很近的,五佰公里。」 「来回?」我问。 「单趟啊。回程我带你们去看古驿站。」 nV儿到现在都记得这位杨伯伯,一路飙车穿过草原,一天来回撞Si了不少红sE的蜻蜓。 记得在h昏时到达古驿站,他看得很仔细,也跟我说得很仔细,这里是放粮食的,这里是养马的。我彷佛有一种错觉,曾经他带过我打仗,就在这个古驿站。 我们一起守过居庸关吗? 他跟我说过一句话:「哥儿们,你找到我,我拼了老命也会帮你。」,因此我从来不跟他开口。他送了我一瓶茅台,无论是谁我都不让喝。 江湖上行走,有一种酒你只能跟一种人喝,懂你又完全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就是你喝了会醉那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