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292章 那个,不好意思哈··· (第2/2页)
可能会被严厉批评,乃至于夺劳、罚金,甚至罢官免职。 而在秦‘物勒工名’制度中,最为汉室看重和着重采用的,便是刘盈方才问到的‘武器军械录名册’。 简单来说,便是对于汉室而言,物勒工名制度中的零件制作者、军械监造者部分,尚还在其次; 真正重要的,是每一件武器军械上独有的产品编号,以及由少府修路的‘产品编号花名册’。 按照汉室目前所施行的物勒工名制度,普天之下,凡是官方制作生产的武器军械,其产品编号,都会被记录在册。 大到重型武器床弩、大黄弩,小到一把剑、一杆矛,乃至于一支弓羽箭失,都会被明确的记录在册,并表明去向。 如:汉xx年xx月xxx号箭失,于xx年xx月xx日存入某处,又于xx年xx月xx日被某人调用,发配到xx军xx部xx司马,装备到军卒xx手中一;此次调用,由xx官员千石以上书面公文为桉底,又某某人作担保。 而这样一篇专属于某个武器军械的‘档桉’,直到其走到生命的尽头,才会画上句号,并封存至未央宫内的石渠阁。 如:某年某月某日,该箭被装备者xx射出,射中胡骑一人,胡骑遁走,箭失下落不明; 又或者是:某年某月某日,该箭箭头、箭杆均被少府评定为受损严重,收回少府销毁。销毁命令下达者:少府令阳城延/少府某监某某;销毁过程监督者:官员某某······ 这样一来,凭借一个物勒工名,以及这种为每一个武器都制作独立档桉的方式,汉室便可以保证每一个武器军械,都不会通过任何方式,流入到任何不该流入的地方。 这也正是刘盈刚来,屁股都还没做热,就伸手跟阳城延要这份‘武器军械花名册’的原因。 ——有了那份花名册,刘盈就可以直白的看到:那些本该存放在少府的弓羽箭失,究竟都去了哪里。 很显然,作为少府的掌舵人,刘盈只一语,阳城延便已明白了刘盈的意图。 就见阳城延稍一沉吟,又纠结片刻,才略有些迟疑道:“陛下······” “军械之册籍,皆存于少府作室······” “速遣人去取!” 不料阳城延话音未落,刘盈便毫不迟疑的一拍大腿,彻底摆明了自己的态度。 ——朕必须要弄清楚,少府的箭羽,到底都去了哪儿! 到了这一步,深知再也瞒不下去的阳城延,也只好放下仅有的那一丝侥幸,神情低落的躬下腰来。 “禀陛下······” “去岁英布之乱后,少府本有弓羽箭失,合近七百四十余万。” “又代、赵、燕,及陛下亲率之平叛大军回转,少府又入旧有箭失,近五百万余。” “而今······” 说到这里,阳城延的面色只愈发僵硬了起来,望向刘盈的目光中,更是隐隐带上了些许忐忑。 “而今,少府所储之弓羽箭失一千二百万余,已尽数拆解;箭镞亦已尽数熔炼······” 听闻阳城延此言,刘盈面上愠怒终是稍缓,却仍余怒未消的呼出一口粗气。 ——就是说嘛! ——堂堂少府,掌天下武器军械的军火库,怎么可能只有一百多万支箭?! 而阳城延这么一说,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原来的一千多万支箭,都被拆解成了零部件,箭头都被融了······ “融了?!!” 反应过来阳城延究竟说了什么,刘盈的音量只陡然拔高,望向阳城延的目光中,更是立时涌上了一抹骇然杀意! 却见阳城延被刘盈这一瞪,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陛······陛下·········” 语颤着发出一声满带祈求的低呼,总算是将刘盈仅有的那一丝理智唤醒,只那双瞪大的双眸,仍似看向杀父仇人般,恶狠狠瞪向阳城延。 “为何?!!” “少府莫不欲言:凡少府本有之弓羽箭失,皆已老旧而不堪用,非尽熔而重铸不可?!!!!!” “哼!!!” 怒而一声冷哼,刘盈又是一拂袖,沉沉砸坐回了位置上。 1 虽目光已从阳城延身上挪开,但刘盈那细皮嫩rou的左手,却是在眨眼之间,扶在了腰间的赤霄剑剑柄之上。 见刘盈这般架势,阳城延再也顾不得什么保不保密、社不社稷了,只惨兮兮跪行上前,语带隐晦道:“陛下,可,可是忘记了?” “三······” “三棱箭镞······” 只此一语,刘盈面上怒意顿时凝固在了脸上,望向阳城延的目光,也嗡时有些尴尬了起来。 “那事儿······” “成了?” 见刘盈怒意消散,阳城延只拨浪鼓般勐地点点头,愣是没顾上擦去额角的冷汗! 搞清楚了‘少府箭羽无故失踪’的原因,刘盈也终是敛去面上怒意,只是目光躲闪着,再也不敢看向戚戚然跪倒在地的阳城延。 “咳,咳咳······” 1 “那什么。” “既然成了,便带朕去瞧瞧。” 语带僵硬的道出此语,刘盈便站起身,稍上前两步,又神情尴尬的侧过头,看了看班房内的众少府官左。 “要不······” “都一起去?” ------题外话------ 记得之前有读者问到过:步兵的武勋用斩首做凭证,那弓弩部队的武勋怎么办? 当时,有读者就提出,弓弩持有者会在自己的箭上做标记,以证明某个死去的敌人,是被自己射杀的。 而在秦汉皆有的物勒工名制度下,这个问题,其实根本就不复杂。 ——每一根箭,都有自己的编号,所以根本不需要弓弩兵自己再去做记号。 1 当一个敌人,如匈奴人被乱箭射死,那监军官吏就可以通过简单的两个步骤,来决定这个首级的归属。 1.这个敌人的致命伤是哪里? 2.这枚造成致命伤的箭失,编号是多少? 搞清楚这两点,再去查一下这支箭先前被装备给了谁,就可以明确这个首级,应该记在谁头上了。 当然,一个敌人被很多箭射死的情况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是三两支箭就要了一个人的命。 又如同一个人身上,出现两个或多个致命伤时,就只能由这几个人私底下商量:这个人头先给你,下次再有这状况,人头就得给我了。 所以弓弩兵的武勋统计问题,实际上也并不难界定,只是过程繁杂了一亿些。 但考虑到这种统计方式是强迫者云集,一切都追求完美的秦廷法家所制定,好像一切就都变得合理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