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297章 世~上只~有~妈~妈~好~ (第1/2页)
“留侯?” “母后召留侯入宫?!” 见刘盈面上陡然带上一抹惊疑,吕释之赶忙看了看左右,又面色僵硬的干咳两声。 待刘盈反应过来,又将殿内侍郎、内寺尽数遣退,吕释之才稍松了口气,旋即面带轻松地对刘盈微微一笑。 “太后召留侯入宫,乃遣曲逆侯暗召,除太后、陛下、曲逆、汾阴及留侯,此事,再无旁人知晓。” “留侯乔装入宫之后,便为太后遣往深宫,汾阴侯随行,以言劝戚姬。” “为留侯、汾阴侯所劝,戚姬终未再言及‘随赵王就国’事。” “得太后之允,戚姬素衣往长信,拜太后曰:愿留太后身侧,习学为人臣、为王母之道,以赎往昔之罪。” “太后亦欣然答曰:待陛下加冠,便召赵王再朝长安,携母同归六安······” 听闻吕释之这一番隐晦的话语,刘盈暗下稍一思虑,便如释重负的长松了一口气。 “呼~” “本以为,还要多费些功夫呢······” “也好。” “也好啊~” 满是唏嘘得发出一声感叹,刘盈只咧嘴一笑,就连坐姿都稍慵懒了些。 ——在前世,刘盈登上皇位之后,太后吕雉对刘盈的不满,便是因戚夫人、刘如意母子而第一次爆发! 刘盈至今都还清晰地记得,在前世,刘盈傻乎乎的表示‘母亲还是放过刘如意吧’的时候,老娘吕雉望向自己的目光中,那挥之不去的失望。 在当时,刘盈只天真的以为:老娘对自己失望,是因为自己不够狠心,没有君王所应该具备的铁石心肠。 但在这一世,深入了解过老娘吕雉的性格,以及行事风格之后,刘盈才终于明白过来:对于老娘吕雉来说,对错,远远没有利益来的重要! 一件明明正确,却会使吕雉、刘盈,亦或是汉室朝堂利益受损的事,必然会被吕雉严词拒绝; 可如果是一件明明错误,但可以带来好处的事,吕雉也必然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毫不迟疑的作出决策。 在刘如意、戚夫人母子一事上,吕雉对刘盈的失望,也并不是因为刘盈太心软,而是因为彼时的刘盈,没有展露出丝毫‘一切以利益作为主要考量因素’的趋势。 堂堂一国之君,还是少弱之君,都十六七岁了,还不知道‘利益至上’这么浅显的道理,又怎能不让摄政太后失望? 而这一世,当刘盈化身为冰冷的机器,丝毫不提‘刘如意是我弟弟’‘戚夫人是我弟弟的生母’,而是以‘怎么做才能利益最大化’作为视角时,吕雉心中的怒火,嗡时便被刘盈这份接近满分的答卷所击散。 只是即便如此,刘盈也还是没想到:老娘被那首‘舂歌’勾起的盛怒,居然这么容易就烟消云散······ “或许,这就是政治人物所该具备的‘极致冷静的头脑’吧······” 若有所思的再发出一声感叹,刘盈便微微一笑,彻底安下心来。 与往常一样,在刘盈摆出一副‘娘别担心,儿子的心黑着呢’的姿态后,其余的事,都被吕雉独自收拾了个干干净净。 ——这番变动的罪魁祸首戚夫人,在留侯张良、汾阴侯周昌二人的劝说下,终于学会了什么叫‘低头’; 按照吕释之的说法,未来几年,戚夫人就会在太后吕雉身边,证明自己低头的心是多么坚决。 等往年的债还完,刘盈也该加冠摄政、掌控朝政了,就算放戚夫人去和儿子团聚,这母子俩也不可能再掀起什么风浪。 至于差点被老娘坑死的刘如意,则是被刘盈‘亲自’接到了未央宫中,对外则称‘被太后软禁于赵王府’。 等此间事了,刘盈再装模作样去求求情,摆出一个‘兄友弟恭’的姿态,吕雉再顺水推舟,刘如意就可以去刘安,做自己的淮南王了。 当然,既然如今的刘如意,都被吕雉扣了个‘密谋造反’的帽子,那刘如意就国,自然也就会有所不同了。 “太后意,遵太祖高皇帝遗诏,以北平侯为淮南左相,掌淮南国大小事务;另迁汾阴侯为右相,护王周全。” “及淮南太傅,则以曲逆侯任之,另郦侯台为淮南中尉,尽掌淮南兵马······” 听到这里,刘盈只再长叹一口气,对刘如意再也没有了丝毫担忧。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在刘盈登基之后,刘如意真正的原罪,并非是戚夫人那首愚蠢至极的‘舂歌’,而是刘如意‘曾意图染指储位’的前科,以及赵王手中的滔天兵权! 而在吕雉这一番安排之后,日后的刘如意,将再也没有丝毫权力可言。 国中政务由张苍负责,兵权更是直接由吕台掌控,再加上王太傅陈平,以及专门负责‘保护’刘如意的周昌······ 毫不夸张的说:在成为淮南王之后,刘如意必然会永久性面临‘王令不出六安城’的局面! 而失去所有的权柄,也为刘如意、戚夫人母子,从十死无生的死局中,赢得了最后一丝生机。 ——一个连下一顿饭吃什么、在哪吃,甚至用什么餐具吃都无法决定的‘宗亲诸侯’,根本不值得如今的吕雉、未来的刘盈,再耗费哪怕一秒的心思! 想到这里,刘盈只微微一笑,不动声色的在刘如意的脖子上,挂上了一枚御用的保命锁。 “朕意:赵王已壮,当言及婚娶事。” “待出宫之时,还劳舅父再往长乐,禀奏母后:待迁淮南,如意之婚事,便当有所定夺。” “嗯······” 说着,刘盈不忘装模作样的‘纠结’一番,才意味深长的再一笑。 “朕尚记得,侯世子之长女,似亦至婚假之龄?” 刘盈此言一出,吕释之顿时喜笑颜开,连忙笑着抬起头:“陛下意······?” 就见刘盈莞尔一笑,又满是温和的一点头。 “朕意,侯世子嫁女如意,以为淮南王后,当是最为妥当。” “及戚夫人,既已迷途知返,亦当知皇子之婚嫁事,皆当由母后决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