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5章 小公主的治国之策! (第1/1页)
赵曼儿的声音不大,还带着女儿家的一点娇憨。 然而她说出的话,听在在座大臣的耳朵里,却是如此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在座的大臣们,经过方才小公主给出的办法,心中已经是震惊不已。 如今再听到赵曼儿这番话,不少人更是心中惊涛骇浪般。 十三驸马是有些状元之才,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 这十三公主,一直被养在深宫之中。 如今只不到半年的时间,居然已经蜕变得让所有人都惊叹不已。 上回的比试,小公主一身才华,他们看的一清二楚。 如今的治国之策,她也能在驸马的帮助下,说的头头是道。 不少人看着赵曼儿的眼神,都开始变了。 也更是期待,赵曼儿接下来的话。 天元帝听后,也忍不住要拍手叫好。 他目光灼灼的看着赵曼儿:“你有个好夫君。” 赵曼儿丝毫不谦虚,直接点头:“是啊,我得驸马,可是天下最厉害的人!” 旁边坐着天下地位最高的皇帝,底下还有各种手握重权的大臣。 赵曼儿却丝毫不避讳。 因为在她心中,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 天元帝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底下的大臣们,也都配合的笑了笑。 “……” 谈国事就谈国事,硬塞他们吃狗粮,这算什么? 天元帝笑完,总算回到了正事。 “十三驸马固然厉害,但曼儿若不是一个有才能的。恐怕他就是站在你旁边,你也复述不出他的话来。” 这个倒是事实。 如果赵曼儿不是一个聪明的,苏逸就是饭喂到她嘴里。 她也未必能说出方才一番话来。 赵曼儿努了努小嘴,有些孩子气的说道:“夫君也说曼儿聪明的。” 天元帝笑眯眯道:“行,朕的曼儿,可比你的兄弟姐妹们聪明多了。” “来,给父皇和诸位大臣们说说,南方之事,该如何解决?” 赵曼儿又正经了起来,点了点头。 “南方多雨,每年涝灾不停。” “固然可以用方才的关中之策,但效果却恐怕不如关中好。” 殿内一片安静,大家都认真的听着赵曼儿的分析。 “清理淤泥,加固河堤,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的工程。” “它不如冬季救灾,效果立马可见。” “时间拉的越长,人心越是难测。” “故此,得用另外一个法子来实现。” 天元帝赞同道:“不错,治理国家,人心是最先要考虑之事。” “曼儿看的透彻。” 赵曼儿也点头。 “所以,南方治理淤泥,曼儿觉得可以以工代赈。” 吏部尚书李书禹率先摇头。 “公主此言不对,以工代赈我们朝廷一直都在做。” “然而基本是收效甚微。” 其他大臣也赞同的点点头。 不过鉴于方才赵曼儿的表现,他们也没有多说什么,只耐心的等着赵曼儿接下来是否还有其他的应对之法。 赵曼儿看向李书禹,从容的说道:“收效甚微,自然是方法不对。” “我们大燕养了这么多官员,他们对于朝廷派下去的任务,却不能完成,这是为何?” “因为,我们没有规矩,没有条框!” “吏部三年一大计,考核官员绩效,不够!” “对于这种着急的民生大计,理应特事特办。” “做得好的,功劳该立刻结算。” 天元帝点头:“诱之以利,底下的人才会更有动力。” 赵曼儿笑了一声,从顺如流的道:“但父皇也不能一味的给。” “有奖就要有罚。” 天元帝点头:“自该如此,” 赵曼儿又道:“对官员如此,对百姓却不同。”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 “百姓不能如此罚,却也不能一味的给。” 天元帝“哦?”了一声:“那曼儿觉得该如何。” 赵曼儿:“百姓并不是一定要无偿为我们朝廷办事。” “以工代赈,朝廷起码提供一日三餐。” “除此之外,还得给。” “石碑刻功德,记录参与赈灾的百姓名单,可揽民心,提高百姓参与度。” “参与治理河堤的百姓,靠海处,可在明年暂时开海,让近海百姓捕捞,以示奖励。” “靠山处,可组织秋冬捕猎,以示奖励。” “诸如此类,分地而奖,比之虚名,更能让百姓踊跃参与其中。” 赵曼儿一口气,把昨日与苏逸商量的对策,都说了出来。 一开始,她便想到了“以工代赈”这一件事。 到以工代赈,并不是只有现在才有的。 自古有之,却慢慢的收效甚微。 赵曼儿便一直在思索,如何破解。 昨天得到苏逸的提点后,赵曼儿脑海里隔着的那一层纱,终于被打破。 她想到了打破僵局的办法! 今日在自己父皇和诸多大臣面前,她从当政者、官员与百姓的角度,分别出发,制定了对策。 如此一来,以工代赈,才能真正实现! 赵曼儿说完后,殿内依然一片寂静。 大家都沉浸在赵曼儿刚才的一番话中,脑里或震惊,或思索着可行之处。 天元帝听罢,也是一时说不出话来。 他万万想不到,赵曼儿给出的办法,居然如此全面! 天元帝惊讶的看着自己旁边的女儿。 赵曼儿说完,看到殿内久久沉默,她有些担心的环视殿内。 昨天虽然自己和驸马讨论出了解决办法,但赵曼儿还是第一次把这些办法,用自己的理解说了出来。 其中,还有不少自己原本的想法在。 赵曼儿有些迟疑道:“父皇……觉得怎么样?” 天元帝震惊过后,顿时眉开眼笑。 “曼儿果然是朕的麒麟女也。” 当日在比试场上,天元帝对赵曼儿的赞赏再一次说了出来。 “你同你夫君研究出来的办法,虽有些不足之处,但其中几条,就连朕都没想到。” “好!实在是太好了!” 底下的众人也回过神来。 陈伯陶率先站起来,激动的拱手道:“十三公主大才,十三驸马大才!” 其他人也纷纷佩服的跟着拱手行礼。 “十三公主大才,十三驸马大才!” 天元帝听着众人的话,脸上笑容更甚。 “我大燕有你夫妻二人,何愁不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