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不羡人间富贵花 (第1/2页)
天香坊坐落在城南寸土寸金的地段,是京城最负盛名的销金窟。 因坊外桂树连绵如云,每到秋天金黄灿灿,异香扑鼻,因此得名。 坊中女乐歌舞,美食,美酒,美姬,俱是一绝,尤其是那乐师娘子…… “啪!”听到这里,满身贵气的少年忽地将折扇一收,露出张浑如美玉的脸,眉宇结满英气的朗秀,长长睫毛笼映下,一双圆瞳秋水似的干净,又分明,又锐利危险,像极了某种聪慧狡黠的动物。 这少年睐了眯明眸,且信且疑道:“那乐师娘子有甚特别之处?” 对面坐着的是个华服少年,容貌也算俊美,神情间却有些猥琐卑劣之气,破坏了那五官的意趣。此刻他正说得眉飞色舞,好不得意:“其中妙处难与人言说。三郎,去了你就知道了。你敢不敢去?” 裴蕴玉沉吟不语。 见他犹豫,卫常武格外兴奋,索性再加一把火:“你就是怕你老子的家法嘛,这个不妨事,我已经提前打点好了,到时候没人会知道你去过那里,你爹也不知。我们神不知鬼不觉偷偷溜进去,只扮做两个富商家的公子,谁能认出我们来?” 裴蕴玉思来想去,这法子虽不甚佳,但也找不出什么破绽来,便点点头,又拍了拍这个“好朋友”的肩:“兄弟,事成之后,我一定好好谢你一场。” 卫常武摆了摆手,心中暗爽,你这个正人君子总算被我拉下水了。 以往每次结伴逛花楼,邀请裴蕴玉,这人总是不去。不仅不去,还义正辞严说他们一顿。 “话说回来,你老弟什么时候开的窍?莫不是开始想女人滋味了?” 几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整日里还能想些什么呢。正是读不进书的年纪。也就裴蕴玉从小家里管得严,父亲更是京城有名的铁面侍郎,油盐不进,遇着事情非打即骂,才拘得他洁身自好了这么久。 裴蕴玉摇摇头,表情神秘莫测地拿扇子点了点他鼻尖:“卫兄,此中缘由,你还是不要知道为好。” 看他露出这种神色,卫常武不由打了个冷颤。从小被揍到大,肌rou已经形成条件反射,还没开打就先腿软。他连连摆手:“算了算了,我也不想知道。” 他们这一班京城官宦人家的子弟,都是从小玩到大的,因着府邸相邻,免不了互相结为玩伴,父辈也时有来往,面上多少会做个情亲意厚的模样。 只是裴蕴玉的老爹裴陵,那可是个远近闻名的刺头,在朝野内外都颇有清名。这帮小辈没人见了他不怵。莫说他们,就是家中大人,也没几个敢得罪其人的。 裴陵一家是在二十年前举家搬来京城定居于此的,那时他刚中进士没几年,官职还不如现在贵重,仅是个七品御史,就已靠犯颜直谏与刚正不阿名扬京师,被崔相誉为铁面御史。 后来因为牵扯到一桩大案里,几乎被人污蔑致死,虽然最终洗雪冤屈,却也在诏狱中受尽折磨,形销骨立。后来官复原职,又被外放到两广蛮荒之地。 二十多年的磋磨,终究没能将那个年轻人的一身傲骨碾碎。 如今做了工部侍郎,隔三差五被发去外地赈灾,也不常在京城,但当年的赫赫威名仍旧留存至今。就连看到他的儿子,也免不了要想起乃父的风采。 说起来,裴家四个儿女,除了一个早逝的大哥,一个未到笈年的小女,二郎和三郎竟都不怎么成器。 裴蕴玉不必说了,天性顽劣,自从认祖归宗回到裴家以后,就是裴陵的心头大患,一天三顿训斥是少不了的。 二儿子裴砚端也是乏善可陈,虽然本本分分勤勤恳恳,奈何天资不足,至今二十有七还未考中进士。每日除读书外,就是与妻子一道主持家中事务,盘算全府上下几十口人的吃穿用度。平庸得可厌。 据说小女儿倒是生得冰雪聪明,可惜是个女儿身,不能事举业。 裴陵对小儿子寄予厚望,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虽然嫌恶他的出身——其实是在厌弃自己的过去,但也爱惜他的聪慧,因此四处带他求教高士名师。 这样一个自负才学的人,却对自己能教好儿子没有信心,要去求老朋友看在昔日的交情上收下这个劣徒。 而裴蕴玉虽然聪明,却因为玩心太重几度荒废学业,已经气走了三位老师,最后令裴陵不得不亲自执教。 也因此,最近这段时间他被禁足了好几次,轻易出不了家门。 卫常武想着总有些不放心:“你出来时间久了,家里人会不会起疑心?要不再找个缘由诳一诳他们。” 裴蕴玉用扇头撑着下巴,两只手拿了桌上的橘子慢慢地剥,闻言道:“不用。大哥会帮我圆谎的。” 卫常武羡慕极了,感叹:“你们兄弟感情真好。”他也有个哥哥,简直是他爹的模板再生,两个人发怒时的神情如出一辙,他看一眼都腿软。 白皙修长的手很灵活地剥出了五六个橘子,裴蕴玉微微发呆,随后回过神,轻巧地笑了笑:“是啊。” 他看着手里的橘rou,眉心不动,眼底却渐渐阴翳浓重。慢条斯理地将上面的白色脉络撕掉,一瓣瓣掰开,放入口中。伴随着浓郁的橘香气,酸甜而微涩的冰凉汁液在舌尖四处爆开流绽。真酸。 “你剥这么多干嘛?”看他吃得极为认真的样子,卫常武拿过一个剥好的橘子囫囵塞进嘴里,嚼了两下后立马吐出:“呸呸呸,酸得要命!” 裴蕴玉没了胃口,索性放下橘子,顺势拿起折扇轻轻一展,遮住大半张脸,眼瞳深处仿若有两团幽蓝的焰火:“吃饱喝足没?有力气了就起来给小爷带路!” 片刻后,两人打扮停当,穿戴着一身夸张俗气的衣饰往酒楼外走去。那通身透着傻气的步伐,粗俗的言语笑谈,任谁见了都会以为是两个暴发户家的公子哥。其中一位还拿个水墨画的折扇附庸风雅,遮了大半张脸面,硬要装出sao人雅士的气质。 两人大摇大摆穿行在闹市中,等到了无人的地方,才终于停下这番张扬做派,相视一笑。而后拐了几个弯,过了几条巷,终于摸到那天香坊的门口。 卫常武已经来过这儿好几次,知道这天香坊暗藏玄机,又分外坊和里坊,里坊是轻易不能进入的,得有引荐信物。 他轻车熟路地带着好兄弟走到门前,跟伙计对了对暗号,拿到两枚铜制的令牌,上面分别刻着“天十一”和“天十三”的字眼,这就是他们各自的房间了。 “我特意让他给我俩安排的对门,实在不行你就来找哥哥我,当场指点。”卫常武拍了拍裴蕴玉的肩膀,又颇为猥琐地朝他眨了两下眼睛,得意洋洋道。 裴蕴玉不动声色,只是点点头,跟着他上了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