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45.被搞崩溃的朱允炆 (第2/2页)
徐妙锦觉得自己很悲催,傲娇矜持的国公小姐,觉得自己脸都丢尽了,还要帮他去打理。 “我要抄写,你别……”周乾把她抱在桌子上道:“我是真的很在意你,不见你就会死掉的那种。” 徐妙锦心神有些恍惚,如此难以启齿的话语他怎么说的那么平静,矜持着轻轻推开他道:“好啦~” 低头整理自己被他扒乱的衣服,撅着嘴,喃喃道,“竟从未想过有一日自己会如此……” 她深知女子不该如此,但她也不知道下次能否拒绝他压上,偏偏如此的乱来。 周乾随后去整理那些名单,她嫣然一笑,百媚横生道:“这些我来做。” 在暖棚转了几圈,周乾决定去朱允炆设的暖棚那里看看。 蒋瓛道:“虞王殿下,您让我准备的止咳药方已经取来。” “明日带给我爹,喝个两次绝对见效的。” “…………”道衍与郑和听罢,个个眼睛亮起来,喝两次就止咳嗽,这是什么神仙止咳灵药啊。 真有这样神奇…… 当然他们不敢多问。道衍这次被周乾安排到海务衙门做官,刚开始有些特别不适应,这几日听到许多新奇,觉得茅塞顿开。 道衍:“那城南边的粥棚?” “二弟那里?我们去看看。” 难得糊涂,人的心理,谁又能每次看透说破呢,在周乾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去看城南的“热闹”。 深夜,城南粥棚。 李景隆和黄子澄忙着施粥,灾民却越来越多,朱允炆坐在里面设的临时帐篷,被侍卫护着,冻得发斗。 “殿下,米不够了呀。”黄子城脸上粘着锅煤灰,狼狈的拿着勺子。 朱允炆想了想,施粥就是要给难民吃饱,怎么能吝啬这些粮食,便吸溜着鼻涕道:“再去户部支领大米,这木柴薪炭也要有。” 大冬天的,皇爷爷让赈济灾民,怎么能小家子气,他常说我做事没有男子大气,这次就让他看看。 朱允炆越想干劲儿越足。 李景隆喊道:“长孙殿下给你们施粥,特命我等分发,你们可不要忘了很感念陛下和长孙的恩德啊!” 一群领粥的忙着领粥,谁也没时间去答应。都没吃到嘴里呢,管它是谁的恩德。 朱允炆跺些脚道:“为何灾民越来越多啊。” 周乾远远看了眼粥棚前面不见尾的队伍,抓了两把泥抹在脸上,对道衍说道:“你也抹!” 道衍想了想,如今做了海务衙门的官,也不算燕王的属下,抠了两把泥抹上去。 郑和有样学样。 “兄弟,听说有粥喝?”周乾向周边有个吃粥的打听。 那人唏哩呼噜喝粥,道:“你这衣服太新,换旧的来,才能领。” 随后那人指了指远处有个拿陶罐的难民:“瞧见没,城南开粥铺的,伙计轮流去领,拿过来倒进罐子,又继续去领。” 那人看周乾眼神异样,笑道:“施粥的官员是傻子,你去也能领。” 郑和这才明白了,真正的难民只担心能不能吃饱,不在意粥是否干净,可假装难民的不一样,他们因为粥脏拒绝食用。 难怪道衍师傅说虞王技高一筹。 几人过去领了粥,周乾看了看一碗稠粥,道:“黄先生?你这粥熬的又稠又香,还有小菜,不错。” 黄子澄和李景隆抬头,看到眼前的周乾:“虞王殿下……你这脸怎么涂抹成这般。” 周乾把粥倒进锅里:“你信不信你们再施下去,应天城的百姓都会变成难民。” 难民在城南,城东不过一百多,现在冒出来这么多,他都不反思,周乾走进去时,朱允炆忙着和户部来的衙役交谈:“米不够,还需要五百石。” 朱允炆已经有些崩溃了,看到周乾时第一反应是米不够。 有些崩溃道:“大哥是借米?可我这里的米都不够,难民还有许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