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抄书和贺游 (第1/2页)
御书房 “父皇,儿臣来迟还请父皇责罚”。李景有些心虚的跪在殿中向端坐着的皇帝请罪。 皇帝无奈的摇摇头,这个儿子长相、做事风格像极了他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性格不能说是不像,可谓是毫不相干。他年轻的时候为了地位稳固,那可是跟块砖一样,哪里需要哪里搬,就担心自己事情没做好被责罚。 这家伙倒好,嘴上说着请罪,但那副模样明显一副“错得理直气壮,下次还敢”,这副模样哪是认罚的样子,分明就是嘴上说说,知道自己不会罚他。这次他还就要罚了他,让他长长记性。 皇帝心里一寻思,倒是不能直接,不然显得自己过于小气,连儿子来晚一点都要罚他。不罚看他这副模样又闹心。 跪在下方的李景心里有些忐忑起来,这次怎么自己都跪挺久了,父皇一点反应没有,怕不是忘了我还跪在这里吧?要不提醒一下? 二人的心思百转千回,心眼及其之多。 李景跪的有点不想跪了,弱弱的带着点疑问的叫了声:“父皇”? “起来吧。”皇帝回过神来,看着下方李景跪都没个跪相的样子,打定主意要惩罚他一番。 李景听到皇帝平淡的声音,一时之间拿不太准皇帝现在的心情。李景站了起来快速走到皇帝身边,将桌子上的茶水端了起来嘿嘿笑道:“父皇,幸苦了。父皇,喝茶”。 皇帝接过茶水,语气沉稳,让人听不出个喜怒:“最近朝堂上发生的你外祖事,你可知晓”? 李景一听,这是要谈正事啊,随即不再嘻嘻哈哈,脚步一撤,站在书桌前,面对着皇帝正经的道:“儿臣认为,外祖刚打完胜仗回京,父皇您都还没有对此次战役进行赏罚。怎就容得臣子胡乱编排”。 李景刚说完便觉得皇帝未必是问他的意见,毕竟此事已发酵了多日。这几日他没有上朝,一方面是为了避嫌,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自己在朝堂上发疯,将那些无中生事的臣子狠揍一顿。 皇帝这一出的用意怕是想看他是否会对皇帝说出自己心中所想。若是隐瞒自己的想法,怕是皇帝会觉得自己有异心。 父皇往日也不昏庸,哪怕猜错了父皇的想法,说了实话却让得父皇生气,最多挨一顿斥责被罚一顿罢了。 既如此,说实话便罢。 想了个透彻。接着,李景便向着皇帝拱手又补充道“更何况,外祖身为堂堂将军府的将军,打了胜仗回到京城,连赏赐都没有,却被那些红了眼得臣子给撺掇着卸了职。又让百姓如何看待咱们,还望父皇做主。” “你倒是敢说。”皇帝似笑非笑的看了李景一眼。 “大将军劳苦功高,为护国多次不顾生死出入战场,立下汗血功劳。不该折在这些阴损事上面。”皇帝摇了摇头道。 “李景,拿着。你亲自前往大将军府宣旨”皇帝亲自拿了早已写好的圣旨递给李景。 李景万分兴奋,兴奋皇帝的如此魄力;兴奋外祖和将士们得以正名:“李景听令,儿臣告退”! 说罢,李景便迫不及待的扭头往外走去想要去大将军府宣旨了。 “站住,李景,你还有没有规矩了。”皇帝看着这逆子一点规矩都没有的样子,就想将他踹回几岁时重新学习学习礼仪规矩。 “父皇”李景叫了一声后站定,却仍不收敛面上的兴奋感。 皇帝打定主意要惩罚这逆子一番:“父皇上了年龄,你和你的几个皇兄也都开始建功立业,不知景儿认为你和几个皇兄,谁更能担任太子,继承大统”?! 李景听完腿都一软,顺势跪了下去。 心里疯狂阴谋论,难不成外祖家正了名,为防外祖有异心,想把自己这个不成器的给废了? 还是自己最近做了什么荒唐事,让得皇帝动了怒?李景纳了闷儿,最近自己做过最荒唐的事也就是今天没有请假罢了早朝,被召进宫还在睡觉,醒了把自己貌美如花的侍卫给睡了,这下真成贴身侍卫了。 除了这,也没有其他的了啊。怎么出这种送命题,真就不顾他的死活了?他的命也是命啊! 李景佯装擦汗,开始做作假哭:“父皇,我这天天啥也不懂的,我怎么知道这个问题,这不是英明神武的父皇说了算,我就是父皇的一根枪,父皇指哪我打哪,这哪是我能哪知道鸭。” 皇帝看了看李景那没出息的样子,不由得觉得好笑。但心里打定主意要惩罚他一番,面上就显得动了怒般咆哮:“混账东西,一天天不学好,还好意思说自己什么也不懂。宣完旨后滚回去把资治通鉴抄个十遍,好好学学前人的经验,什么时候抄完了什么时候出府”。 “是,父皇”李景刚刚是做作的假哭,这次是真要哭了。十遍啊,十遍啊,十遍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