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轶事_成亲记(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成亲记(前) (第1/2页)

    尽管对岳母的印象不怎麽好,可青年对恋人的感情却有增无损。回到月湖县,小俩口便开始筹画捣鼓婚事,天天如胶似漆地腻在一起,看得向氏店工几个仍然打光棍的小夥子YAn羡不已,却只能望洋兴叹。

    “老板真是运气好,讨了这麽秀气斯文的娇妻……”这阵子老板和未来老板娘碰面甚频密,虽然也不是没见过,但是老话一句人逢喜事JiNg神爽,有了Ai情的润泽,那位美丽的夫子似乎越发地漂亮了。小陈不由仰天长叹:“佛祖啊……请您发发慈悲赐予小的一段姻缘吧!小的要求不高,样子普普通通,知书懂礼贤良淑德就行了……”

    “喂喂、别挡路。”王六踹他一脚,把晶碳摆到货架上,笑駡:“这要求还不算高?你小子瞧瞧自己甚麽货sE吧!邋里邋遢不修边幅,工钱都用在赌本上,谁嫁你谁倒楣。”

    “去你的!你有何本事说我,还不是和我一样没人要!”小陈牙痒痒地反撃。

    王六摇着头啧啧两声:“那不相同,哥哥我是因为有太多相好,各有娇媚之处,实在难以选择才迟迟未娶。而你?本县城大概也没儿伶肯下嫁……”

    “啥?春风楼里争着要嫁给大爷的儿伶可是b天上的星星还要多!你那些姘头不过小巫见大巫!”

    “嘿嘿,青楼的妓伶只管有钱,对哪个男人都能陪床侍候叫夫君,指不准嫁给你没几天便跟别的老爷跑了。哪像哥哥我的相好,一个个对哥哥Si心塌地,每晚就盼着哥哥的疼Ai……”

    这两小子想Za0F了麽?光天化日下居然高谈阔论自己的风流史迹,还不带掩饰的,真真不知羞耻!

    张掌柜心道现在仍在开岁孟春,发怒责駡好像会惹来不吉利,便吹吹胡子忍气吞声。

    忍了又忍,忍不住依然继续忍,可怜的笔杆被紧掐得快要夭折,柜台前的小夥子还是脸红气喘地争吵不休,张掌柜的恼火终究飙升至顶点,啪地一下手掌盖在帐簿上,怒道:“你们有完没完?这儿是店面,不是花楼,Ai风花雪月就去东街打工,不然便闭上嘴给老子滚去清扫工厂!”

    激烈的唇枪舌剑一顿,小夥子面面相觑,悻悻然地拿了扫帚往後院去。

    “张伯,别跟他们较真,你一把年纪当心气坏身子……”向辰撩起帘布走到柜前。

    张掌柜晃晃脑袋,“唉,老板,这些臭小子不骂不成的。”

    “骂是可以,可莫过於激动,伤了中气反倒叫他们得意。”早就习惯了张叔的每日一吼,向辰只是笑笑,又道:“我待会要提早一点离开,如果有甚麽急事,可以叫人到北街找我。”

    张掌柜蔼然一笑:“老板和柳先生去置办婚事的东西吗?”

    “对啊,想不到成个亲要买这麽多物品,走了几趟还是没弄完……”

    话虽如此,桃源的婚礼其实远较古代简单,儿伶父母那边收下聘礼,挑选好日子,拜过堂,礼数便算完成。要否摆酒席实属其次。然而,成亲那天,一切用品都要新的,新房、新家俱、新被子。虽然不至於要男方另置新府第,但也得把二人将来的卧室重新修葺一次。於是在休假後车店生意仍未十分繁忙之时,青年每每打了烊便和恋人到大街小巷里闲逛,看看喜服和龙凤被铺,还有合适的家俱用品。

    当然,最後买下来的全部都是恋人喜欢的款式。

    “你觉得这张用来做被套怎麽样?”向辰从各式轻薄柔软的缎布中cH0U出其中一匹询问恋人的意见。

    新房的床榻、屏风、澡缸和棉被枕头等物什皆已更换,只剩下床单和被套。这间布坊是朋友介绍的,由一般做衣服的布料到绫罗绸缎应有尽有,所展示的样品造工也十分JiNg细,还会替客人裁制成需要的成品,确实不错。

    柳唤之m0了m0布匹,想了一下,道:“这刺绣图样挺淡雅清素的,可是我b较喜欢棉布,柔和保暖,缎布在冬天感觉很冰冷……”而且那价钱b棉布贵得多。

    这想法当然不可以让青年知道。成亲所花的钱青年坚持全部由他负担,自己只负责挑中意的便可。虽说男家娶亲,花费开销由他支付诚然天经地义,但柳唤之为人节俭,望着情郎花银子如流水,心中难免有点不舒服,想劝阻又怕他说自己寒酸,唯有变个方法替他省钱。

    “公子不用担心。”布坊掌柜谄媚道:“这缎布是改良品,冬暖夏凉的。”

    “但缎布与家里的床帘不太合衬……”

    JiNg明的眼珠骨碌一转,布坊掌柜打蛇随棍上,“那简单,公子就顺便将它们一拼换掉吧!我给您折头,九折、不,八折如何?”

    在物价腾升的时节得到如斯优惠委办难得,敦厚的夫子心里颇为挣扎,秀眉轻蹙,思忖了好一阵子,还是选择了便宜的棉料。

    “真的不喜欢缎布?我看那料子蛮舒服的……”

    “我用惯了棉布。”

    “不是因为价钱?”向辰调侃道:“用不着这麽快替你夫君我管钱哦。”

    柳唤之耳根微红,不吭声地别过脸去。

    由於刺绣需要时间,布坊着二人隔日才来取货。见天sE尚早,青年便和恋人到附近的首饰店绕了一圈。不经意瞄到一间西洋店的玻璃柜里的耳饰时,忽然想起原来他竟遗忘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东西。

    凡是已嫁人的妇伶,左耳上都要穿饰物以和待字闺中的儿伶作识别,并且在洞房当晚,由夫郎亲自戴上。

    毕竟家中没有长辈,难怪青年会有这些漏失。

    风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