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楼-重生】我料青山应如是_第二章:有朋自远方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有朋自远方来 (第2/3页)

?像不像?够不够瞒混过去?这技法也是药魔自行研究出来的秘术,李相夷可能接受不了,李莲花却没有忌讳。他问了,笛飞声便直言是用刚死不久的尸体重新画皮炼骨,填血充rou。连何时死的,如何死的情态都能还原得栩栩如生。面貌做个八九分像,海水中一连泡个几天,再捞上来何愁不能以假乱真。

    “你再给我些贴身信物,应是够忽悠你门中那些吃里扒外的废物了。”

    笛飞声话说得很不客气,李莲花下意识找补道:“四顾门虽破落了,可佛彼白石的百川院专断江湖刑案,其实不好糊弄的。”

    并不是这个问题。笛飞声心想。是李相夷死了才好。一个死了的李相夷,更好。

    他抬眸看向李莲花,此人正开开心心挑着自己的“遗物”。

    也罢,何必庸人自扰。

    最终,笛飞声拿走了李莲花的四顾门门主令和刎颈剑。这门主令一交出去,连五十两银子都没了,但李莲花给得很爽快。至于刎颈,至刚至柔的宝剑,笛飞声劝他再想想。李莲花则说,宝剑虽好,但背后是一个孩子,一代宗门的血。这剑,他拿得不安稳。见其心意已决,也不再多说。

    其余琐事交代一番,为避免生疑,两人差不多该分开了。

    李莲花把头发重新梳成马尾,叫住了打算离开的笛飞声。

    “明日,请笛盟主多指教。”

    笛飞声回头看去,红衣白衫的少年人冲他抱拳,似是故人来。

    “等你!”

    翌日一早,李莲花依旧点出五十七位义士随他杀去东海,而纪汉佛等人所率大部队俱指向金鸳盟。此处他也和笛飞声通过气,只是诱兵之计。同十年前的“那次”一样,四顾门到了就会发现上当,却已无力回天。彼时的东海主战场,除去笛飞声事先安排好的亲信协助假死之事,再不会有其他人来碍事。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李莲花与兄弟们喝过壮行酒,就分别带着人从东西两个方向北上。

    越靠近东海,山路就越不好走。他们轻装上阵,重在奇袭,为隐匿踪迹更是只能挑险峻的小径。这一走就是从早走到晚。沿路景色慢慢变化,先是植被稀疏起来,露出土黄色的沙地。再是随处可见坑坑洼洼的海蚀xue。最后,周遭风声鹤唳,怪石嶙峋,一片荒芜。队伍中内力好的,已能探听到海浪之声。到这地界,山上虽然看上去荒凉,山下却还是有不少捕鱼为生的小村庄聚集的。换句话说,一旦跨过这条线,便不能再回头。

    李莲花停下了,他想起那样的场景。自己拖着重伤的身躯,晃在路中央。周围却没有人上前救助,耳边不断灌进刺耳的咒骂。

    “一群人打上去,又被打下来。高人每天高来高去,最后还不是百姓遭殃。还不是百姓遭殃!”

    天潢贵胄的眼中,没有武林人。武林人的眼中,没有平凡的普通人。

    李莲花叫出这五十七人中的领队。他记得这个人,四虎银枪之一。与金鸳盟盟众搏杀,被断了一臂,丝毫不退,最后英勇地死在敌阵里。

    “在。门主,有何吩咐?”

    “快到地方了。你们呢,就下山驻守吧。万一有什么危险,互相照应。金鸳盟不足为虑,我一人足矣。”

    众人听了皆是一愣,觉得门主的话说得过于轻浮。又不敢第一个冒头质疑,私下里交头接耳,一时间士气涣散起来。

    “安静!”四虎银枪一挥手,拱手直言道:“门主武功虽高强,可金鸳盟人多势众,您一人,恐怕力有不逮。”

    “无需多言。看好沿岸的村子,出事唯你们是问。”

    ……这怎么行?又有几人上前规劝,李莲花分毫不动。往来几轮,门主依然是云淡风轻的样子。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了办法。再怎么觉得不妥,也只得散去找下山的路子了。

    李莲花打发了他们便静静站在原地不动,像在等什么。半刻后,勾起欣慰一笑。

    四虎银枪终于也走了。

    笛飞声坐在船上自饮自得。

    无论星象上今天怎么难得,海上的天气就是很糟糕。飓风一起,乌云压境,不多时就开始下雨。一艘巨船无人掌舵,无人cao帆,就那么随着风,左倾右摆。只有这个坐在甲板上的人,岿然不动,还有闲情摆炉子煨酒。

    一道银白色的闪电当空劈下,直直划破雨幕,片刻后由远及近,传来阵阵惊雷。笛飞声似有所感,放下酒盏望向远边。有人一身白衣系红带,飘飘然而至,立在船头。

    “来者何人啊。”

    笛飞声装模作样地问道。

    李莲花好笑,配合道,“四顾门门主李相夷!笛飞声,你这壶酒,给我尝口!”

    “想喝就自己来拿!”

    笛飞声一掌拍飞小桌,把瓷酒瓶塞回衣襟腾空而起,反手一晃,手上多了把金轮大刀。那头的李莲花也不多废话,少师剑爽快出鞘,平平递出,一个眴目骤然发力,对准其左胸就刺。剑势快而沉,疾而重,笛飞声偏不躲闪,甚至迎着剑锋跃步冲刺,上挑下压,以阔刀特有的万钧力量震开攻势,乘胜追击,左遶一招当头砍下。

    只可惜方才那一剑仅是试探,一送即收,李莲花见一击不成毫不流连,脚下一个绞花,轻巧避过。笛飞声当然不愿让李莲花如此轻易脱身,左抹横削,不断奔砍。大刀对剑总有气势上的恢弘,一寸长一寸强。但细剑胜在灵动自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