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城南陈家 (第1/2页)
话说城南有一户陈家人士,说是一户,不过也是一对穷困父子相依为命罢了。 父亲老陈虽然年老,但靠平时做一些苦工,留点小钱供两父子饭食,总叫不愁三餐。 独子陈明也是个考顺子,看见老父身水身汗的做工,内心也过意不去。奈何自己只是个读书人,没有做工的力气。就算想跟着老父做工,老陈也总是十分抗拒地把陈明赶回家。 老陈年轻的时候还没有义务教育,所以老陈没有读过书,做苦工挣钱是他当时唯一的选择。到後来有义务教育这回事的时候,老陈都成年了,一个大人去跟小学生坐在一起读书,那是多不好意思的事啊。加之做苦工的钱又供不起自己读夜校,只好继续在各大工场环境生活了四五十年。这样子生活过来的老陈,对自己低学历的背景是自卑的。所以他总是和陈明说「读书才是脱贫的唯一出路」,只希望陈明乖乖读到大学毕业,在老陈那个年代的人看来已经是高学历的菁英份子了。 陈明也很听话,自小就努力想用好的成绩让老陈高兴,终於读到大了,才发现一个新的问题。陈明的年代和老陈的年代已经不一样了,光有学历是不够的,还得有证照才能跟人抢工作。可是考证照又要钱,偏偏这两父子就是没有钱。结果陈明上考不进办公室,又因为老陈对儿子从事劳动工作的抗拒,陈明也下入不了工场。 算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这个没有文学底子和感X的陈明,居然开始埋首文学。除了读,当然还有写。可惜,文学是要写人的,在学生时期就只有读书的陈明,根本没有看过多少人。好不容易写成的几种作品都格外空虚,来来去去都拿不了奖,又打不响名堂,害得陈明心灰意冷。唯独是笔杆子停不下来,所以就一直写,又一直失败,一直受挫。 老父看着失意的儿子,一个大男人也说不出甚麽好说话,g脆就不说话了。相依为命的两父子,连同桌吃饭的时候都心不在焉。 一晚,陈明用过饭後自己出了门散步,顺道清净一下脑袋,想替自已找找灵感。 他来到了城郊的一处河岸,沿着河道的方向漫步。这条河本身是一道巨大的W水渠,夏天到的时候就会发出一GU微臭。尽管如此,在附近长大的陈明早就习惯了。不如说,河渠那怪异的微臭混杂着草木的腥,还有路边某处传来的尿膻酒臭,这种环境才是陈明所熟悉的。 虽然环境不算优雅,一路上仍是有独个来运动的人,亦有是饭後来谈情的眷侣。河岸上有街灯映照,灯火通明,陈明却感觉自已快要融入路边的黑暗。 「这世上,似乎是只有我一人无法好好生活了。」 陈明不知家中老父亦抱着一样的念头借酒消愁,依老陈的个X,他自然也没有机会知道了吧。 就这样走在路上。忽然,前方桥上一台救护车开过,警示灯有亮却未响警号,估计是运送遗T的。一些知道的人本着避之则吉的心情视而不见,又有些不敬的人背对着车露出了一副「真倒霉」的表情,陈明不禁从心里对那些人生出一GU莫大的不齿。 「人命已逝,况且Si者的不幸也是不幸,何必如此呢?」 他不禁叹了口气,又在心里为遗T的主人念了两句喃呒。毕竟与自已无关,也无法多做甚麽,想着散步也差不多够了,便又沿路走回家去。 过了几天,陈明的一位好友进日登门拜访,顺道来邀请陈明去一个座谈会。 座谈会是一位叫张正文的作家带的。在电视也好网络也好,偶尔会听到他的名号,是位长文短诗皆JiNg的秀才。 作家这次的座谈会是给一些想向文学发展的人听的,内容主要是台词和对白的设计。陈明自己也不无兴趣。 「对白始终和人话不同,这也是Ga0文学的,与看文学的人之间常有的争议。为甚麽八点档的角sE都不说人话呢?跟为甚麽在日常生活中,说出那些台词的时候会特别尴尬呢?的答案是一样的。这终究是作品与生活的差异。文学也好,戏剧也好,不得已总是cH0U离的,或说是艺术X的。这是Ga0文学的,与看文学的人之间在认识上的区别。」 听到这里,陈明大半辈学生生涯中的求知慾被g起了,便举手站起来向正文说了: 「那个……正文老师你好。我认为,作品中的对话和台词要走甚麽风格,应该是视乎作品的面向而订定的。例如说,以文学同侪为对象的作品,咬文嚼字上自当可以艺术一些,但若然是以一般读者为对象的作品,也大T可以放松一些吧?」 「嗯,不错。可是啊,你所指的一般读者是那些人呢?」 被正文一问,陈明赫然发现自已答不上来。尽管嘴上说着自已的文章是想让人看的,但到底是让那些人看呢?却从来没有想过。一方面是陈明本来就对自已的作品带着自卑,预设了「根本没有人会想看」的立场。另一方面,是陈明自幼在社交上的缺乏,慢慢养成了懦弱的X格,只敢投稿,不敢公开,就更难找到同好的圈子,让陈明本人从来没有机会去想到过这些事情。 察觉自己语塞,使他的思绪一时混乱起来。从眼角处感受到旁人传来的目光,更令陈明自已堕进了名为「羞耻」的泥沼当中。天啊,我又在这麽多人面前出丑了。这样的想法久久未能挥去,陈明只好静静地坐回椅子上。即使察觉到气氛古怪的正文想为陈明打个圆场,陈明也只意为是别人绕了个圈嘲笑自已。座谈会的其他内容,又怎麽听得进去呢。 陈明几乎是憋着气等待座谈会过去。座谈会之後,陈明和进日在会场附近找了一间咖啡厅。 他两人本都是不喜欢去咖啡厅的,他们嫌这类地方人多嘈杂,餐饮又莫名b其他地方来得贵。若是有事商谈,倒不如回家用电脑里的聊天软件慢慢谈。既有私隐,又能一边打着游戏,来得轻松愉快。 只是进日见陈明状态不好,刚好这所咖啡厅开在知名连锁店附近,又是社会机构营运的,价格和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