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55-南京城楼上的少年  (第1/3页)
    晚上。    越尔克在下午时,被当众砍了脑袋,算是对他挑衅大明的事情有了一个结果,而甄武晚上坐在帐中,脑海清明的还一直想着越尔克所说的那些话语。    鬼力赤想要重建元朝霸业,走上铁木真统一各部的宏大理想。    是啊。    这个想法很正常,只要是个北方游牧民族,谁不想活成铁木真的样子,更何况现在权倾一时的鬼力赤。    可…甄武也想马踏漠北啊。    目标冲突了,那谁是反派一目了然了啊。    就像越尔克说的那般,大明视草原游牧民族为心腹大患一样,甄武是绝对不可能坐视鬼力赤统一草原各部的。    而阻止鬼力赤统一蒙古各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直接出兵消灭鬼力赤的政权,但问题是大明如今也在休养生息,尤其是和鬼力赤决战,很可能是一场绝对国运的战争,一旦败了,大明可能之后的数年时光,将再也无法插手草原事项。    到那时候,草原绝对会在很快的时间崛起,变成一个需要大明正视的庞大政权。    这种代价太大了。    甄武也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情况的出现,所以大明对草原的战争,只能胜,不能败。    然而想要打一场必胜的战争,不单单是善战的将士所能决定的,钱,粮,作战计划,国内百官的战斗信念等等,凡是有可能影响到战争结局的环节,不论是人或者物都需要提前的给予妥善的安置。    朱棣打了几年靖难,如今坐上了皇位,绝对不会打一场没有把握的战争,他现在是穿鞋的人,不再是靖难前光脚的燕王,不可能凭着一股怒火便会愤然起兵的。    九成八胜算,那和送死何异?    当然说归这样说,没必要苟…稳到那种地步,可甄武也愿意让朱棣多做一些准备,尽量等到胜算最大的情况下,一战打的鞑靼几十年缓不过劲。    而且甄武大概猜出了朱棣的打算,朱棣是打算趁这个时间休养一下,然后拿下安南,借机让郑和下西洋,最后再与鞑靼决一雌雄。    甄武知道朱棣在郑和下西洋这件事上,下着一盘大棋,这盘大棋绝不是万国来邦这种面子工程这么简单的事情,他知晓朱棣调查过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等到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甄武估计郑和的船上压仓石都会换成瓷器。    至于除了利益因素外,朱棣还有什么打算,甄武便不甚了解,因为朱棣针对此事还没有和甄武详细的聊过。    但这也说明了一点,朱棣从没有轻视过草原,也从没有忽视过草原,他需要足够的钱粮来支持他打一场消灭草原力量的战争。    甄武手指敲在桌上,寂静的夜里响起清脆的类似马蹄踏过的声音,这种声音好像也在疏通着甄武的思绪,让甄武思绪越来越清晰。    良久后,甄武叹了口气,他站起身伸了伸有些僵硬的身子。    既然现在不适合和草原对战,那就给鬼力赤找点麻烦吧,阿鲁台不是要去收服奴儿干地区的各个部落吗,这倒巧了,这个老家伙和他这趟差事撞上了。    那就比一比,多年后,他和阿鲁台谁还能更胜一筹吧。    ……    清晨,晨风呼啸,半夜才睡的甄武早早的便起来忙了起来。    他需要抓紧时间,尽快的解决完女真各部的事情,然后启程前往奴儿干地区,可就在他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孟瑛手下带着李文疏的脑袋送进了朝鲜境内。    朝鲜李氏收到脑袋后的反应,超乎了甄武的想象,不仅当天便把李文疏家里人定罪抓了起来,还一边派人给甄武送来了好礼,一边又派大臣带着大量的礼品去了南京,试图让朱棣拦住甄武,别让甄武这种边境大将乱鸡儿瞎搞。    当朱棣收到朝鲜使臣送来的礼物列表后,朱棣都有点懵了。    礼从天降?    他不着痕迹的套了朝鲜使臣几句话,这才了解到事情的经过,顿时他在心中暗骂了起来,这个狗东西,让他一应事务自己做主,他娘的还真就连封信都不来送一下。    不过,朱棣骂着骂着着,细一琢磨,灭个部落这种小事,好像确实没必要特意来信说明一下,这倒也怪不了甄武。    于是朱棣把眼光放在了礼单上。    这一看,他心中又乐呵了起来,东西还真不少,瞧瞧这人参鹿茸貂皮的,天冷了,他不仅能给徐妙云送些好东西,遇到有功的大臣,也有应景的东西可赏了。    这礼来的可正是时候。    那这礼就收了吧,饶朝鲜这一遭。    反正甄武那个狗东西也不会让自己吃亏。    不过…    是不是还能薅点羊毛?!    朱棣沉吟了一下,看向朝鲜使臣道:“上次甄武来信说,你们朝鲜有不少姿色不错的女子,可属实?”    朝鲜使臣一愣。    能出任使臣的,没有一个笨的。    他立刻连忙开口道:“确有一些姿色上成的,而且她们具都向往天朝上国,不知道上国皇帝陛下,可否准许她们来大明瞻仰瞻仰。”    朱棣脸上浮现一丝笑意:“我大明包容万物,自是容得下一些女子,那你这次回去,便让你家国王在境内挑选些送过来吧,我自会给予她们安排。”    “遵命,我们必举国选拔,让皇帝陛下满意。”使者说完,然后试探的问道:“那赵国公…”    “至于他,我这次会去信斥责他的,一场误会而已,你们又是我大明属国,怎会向你们动以刀兵,不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