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注目 (第2/2页)
作为曾经的刺客份子,他是知晓一些隐藏面目的手段,这都是温至行教给他的。 论易容的功夫,他不过会些皮毛,温至行比他还要精通,完全可以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认不出来十分正常。 想到温至行,沈长留心头沉重,不知如何是好。 说与不说,都是两难。 一则没有证据,他也不想躺这趟浑水,可是知瞒不报,万一出了事,温至行做出危害熠国的事,他心头难安,被查出来他难辞其咎。 沈长留坐在席台上,漫不经心看着台下场地中打捶丸的两只队伍,众人翘首以盼,期待自己这一方的胜利。 熠国人才济济,吴国也不遑多让,那么多场比下来,竟是不相上下。 如此热闹的场面,他却难融其中,品茶都能喝出几分苦味来。 他远远看了一眼皇帝所在的方向,意外对上李君堂的视线。 沈长留条件反射慌张移开,一边懊悔,躲那么快干什么,这不是明摆着告诉他我心虚?! “好——!!!” 耳边突然爆发阵阵喝彩声,原来是熠国这边赢了一局。 沈长留不跟着喝彩就是不合群,连忙也跟着喊了几声。 这事不是他能掺和的,且先做个聋子和哑巴罢,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他把这事抛之脑后,专心看比赛。 “严二公子可真厉害,不过可惜啊……”旁人的夸赞中带着几分遗憾,“比不上他哥哥。” “严大少爷那样的人,哪里有第二个,就算是亲弟弟,也比不上。” “唉,二公子哪里都好,就是差了那么点……” 沈长留听着八卦,心想怎么还有个严大公子? 八卦是人的天性,沈长留不好贸然加入,只好一边看比赛,假装不在意,实则竖起耳朵听。 这位严大公子本名严长青,七岁出口成章,誉为神童,一篇《中州赋》扬名天下,十六岁三元及第,成为当朝最年轻的状元郎,后弃笔从戎,在四年前夺回曾经失去的忻州和月牙湾。 这两个地方是当初熠国国弱之时,被敌国夺走的两座城池,作为战败国的子民,他们在敌国并不被认可,又无法融入,过得十分辛苦。 故而严长青拿回来城池,一度让他成为两地百姓心中的大英雄。 只听到这里,沈长留就觉得这位严大公子真是少年英雄,意气风发。 严二公子原本也是不差的,但是跟他哥哥这样一比,光辉就暗淡了许多,也难怪被人拿来比较。 “沈侍郎。”一名内侍不知何时已悄然来到他的身后。 沈长留转头一看,心中顿时感到不妙。 只见那内侍轻轻一笑,“陛下有请,请您前往前排就座。”他伸出手,礼貌地示意。 四周的目光如利箭般射来,让他感觉如坐针毡。不愿再被这些目光打量,沈长留迅速站起身来,跟随内侍前行。 所谓“前排就座”,实则是指靠近皇帝的位置,通常坐在那里的,都是朝中重臣。 他区区一个三品官员坐在此处,显得格外扎眼。 随着越来越多的视线投射过来,沈长留恐惧症的本能开始发作,快要喘不过气来。 这种情景下,他还得谢恩才能坐下去。 “臣,谢陛下。”沈长留咬字挺重,旁人听着很是郑重,李君堂莫名听出几分咬牙切齿的感觉。 他沉默了下,不知哪里得罪了沈长留,只得轻轻额首,示意他坐下。 接下来的时间,沈长留麻了,像个雕像一样坐着,浑身紧绷,吃不敢吃喝不敢喝,动也不敢动。 等一切结束时,他已腰酸腿麻,僵硬地站起身,准备离开,又被内侍拦住。 “侍郎,陛下有请。” 沈长留看了他一眼,十分眼生,应该是新来的。 想起今天遭遇的事,他觉得有必要去见一面。 李君堂见他来了,连忙招手,“快过来,看看这些。” 沈长留刚上前,就被李君堂拉到身边,李君堂让他看的是吴国送来的贺礼,多是一些熠国没有的奇珍古玩。 “这个送给明月奴,她定会喜欢,还有这些,你可有看中的,朕都送你府上去。”李君堂兴致勃勃,大有全送给他的架势。 沈长留吓得一激灵,那里敢收,让别人看见会怎么想? “东西甚好。”沈长留夸了一句,李君堂笑容更深,以为能讨他欢心,但是下一秒就听他说,“但是无功不受禄,这些东西臣不能要。” 1 李君堂笑容冷淡,“你不喜欢?那就再看看别的……” 沈长留急了,怕他再想一出是一出,连忙指了刚才李君堂给他看的那个,“就、就这个吧,明月奴会喜欢的,臣替小女,谢过陛下。” “那你呢?”李君堂问。 沈长留沉默,内心纠结万分。他不想要,这些东西拿着烫手。 “你喜欢什么?”李君堂固执要他一个答案。 “陛下……” “是选不出来,还是不想要?”他看着沈长留,大好的心情都被这三言两语败坏。 “你从前不会这般客气,什么好东西都想要,只要看中了,就从我这里讨去,过了新鲜劲,腻了就到处送人。” 沈长留汗颜,他以前是这样不知死活吗?皇帝的东西也敢抢,还送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