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北者_流浪的燕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流浪的燕子 (第2/2页)

,仿若从地狱中探出犄角的恶魔:“没有人会被饿Si,求生是本能。那些所谓的‘殉道者’,事实上都是Si于饥饿所导致的各种并发症。”

    宋琳想说伯夷叔齐,想说甘地,还想说BobbySands,却意识自己已经太过虚弱,以至于连开口反驳的yUwaNg都没有。

    “绝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首先会导致营养不良。长期的营养不良使得身T对病菌的免疫力降低,人变得非常虚弱,感冒、腹泻都会要命。T内电解质等化学成分的剧烈波动则会造成中风、心脏病。饥饿使人变得疯狂,继而食用原本不该入口的东西——树皮、草根、泥土——最终Si于食物中毒。”*

    他的声线非常平稳,近乎透明的瞳孔透过海平面望向未知的远方,似乎仅仅是在陈述事实:“Si亡也是一个过程,五岁以下的孩子、七十岁以上的老人,然后慢慢降至六十岁,甚至五十岁。这些人都会Si,只是早晚的问题。然后,饥饿开始席卷青壮年,男人的T脂率较低,会Si的b较快。越是身强T壮,越是新陈代谢旺盛,越需要热量维持生命。”

    “像你这样的……”李正皓再次低头看看她,“一时半会儿有点难。”

    抬眼迎向那视线,宋琳笑得近乎轻蔑:“你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你以为你是谁?”

    “不,我谁也不是。”他摇摇头,表情神秘而哀伤,令人不忍触碰,“我只是一只‘流浪的燕子’。”

    “什么意思?”这是一个朝鲜语词组,宋琳明白是在某种飞禽前面加上形容词定语,却不懂其中的含义。

    李正皓的目光凝聚在船尾的引擎上:“孩子,尽管总是最脆弱的,却也是最受保护的——家人往往会倾其所有避免他们挨饿。正因如此,这些原本最早就该被淘汰的弱势者,才会在全家人都饿Si后,才成为流离街头的孤儿,这就是‘流浪的燕子’。”

    朝鲜的饥荒延续多年,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劳动党出于统治的需要,将相关消息严格封锁,即便国际援助机构也无法探明究竟。如今,从一位亲历者口中听到事实真相,宋琳所受的震撼可想而知。

    “我和在宇从清津到镜城,从镜城到稳城,一路流浪乞讨。他那时候正在长身T,成天喊饿,我只想把这不听话的小东西宰了吃了。”仿佛想到什么有趣的画面,男人的表情也变得柔和,“有一天我们爬到山上,看见河对岸有人家,烟囱里还冒着烟。在宇说他们肯定是在做饭,我让他别瞎想,就算做饭也不可能给我们吃。结果这小子竟然趁着天黑m0过江,还带回来了一个饭盆,里面有米和r0U——他说这是那家人用来喂狗的。”

    宋琳想起在姨妈家吃的第一顿饭,因为不知道饱,她整晚上肚子都是y的。爸爸mama不顾旅途疲劳,轮流替自己r0u,一边r0u一边唠叨,一边唠叨一边哭。最后全家人抱在一起,什么时候睡着的都不知道。

    “从此他就经常往河对岸跑,越跑越远,我根本拦不住。”李正皓叹口气,结束了短暂的回忆,“终于有一天,在宇跑丢了,再也没有回来。”

    沉默的空气在甲板上蔓延,宋琳意识到自己之前完全错了:尽管格斗技巧得了满分,但她终究是个nV人,怎么能蠢到去跟男人拼身手呢?总参二部从没有哪个特勤是靠打架立功的,上兵伐谋才是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我出生在新义州。”她第一次在李正皓面前使用朝鲜语,用词郑重得近乎生疏,“五岁那年,外公去世,爸爸mama好不容易申请到许可证,带我奔丧。这样一家人才想办法买到车票、船票,连行李都不敢多带,装成短途旅行的样子,很快离开了生活多年的地方。”

    那双如玻璃珠般澄清的瞳孔看过来,映照着海面上折S的yAn光,明亮透彻。宋琳没有管,而是继续自己的讲述:“再后来,我们到了东京,住在爷爷留下的旧房子里。弟弟meimei在日本出生,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观念。爸爸mama也很忙,从不提起在朝鲜的事情。只有我,想着一家三口曾经的生活,总在试着挽回点什么。”

                    

    *“流浪的燕子”出自芭芭拉·德米克《我们最幸福》,本章中关于朝鲜饥荒的细节均来自此书。文中大部分关于朝鲜的信息都来自此书,特此说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