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五、客气 (第1/2页)
冷一盼有时回想:其实小叔叔不是一直这样对自己的,起码一开始不是。 那时他刚到冷家。秦德化还有冷文昌都说等老爷子的病好了,他就可以回去了。 一盼第一次见到冷明钦的时候,老爷子身上长满了红斑,嘴上起着水泡,睁开眼整个眼白都是黄的。他看在眼里,心里一点都不害怕。那段时间没日没夜地在床边伺候着,比家里任何一个人都盼着冷老爷子痊愈。 他感到害怕反而是在冷老爷子痊愈后。那时候他慢慢明白秦德化是把他送给冷家了。他偷偷给秦德化打电话,求他把自己接回去。 那时候秦家还没有电话。一盼要先打到村委会,村委会值班的再跑到家里把秦德化叫过来。来回要花十多分钟不说,还要赶着秦德化没去果林的时候。 冷一盼第一次觉得等待的时间是那么漫长,当秦德化的声音从电话那端传来时,他哽咽地半天都说不出话。他勉强组织着语言,尽量把他在这边的生活说得惨一些。可还没等他说完,秦德化就在那边说:“槐生,如果你不去就要换你那傻哥哥去。你觉得芒生能扛住吗?”就这样,一盼再也没有动过回去的念头了。 后来,他被接去和冷文昌同住。刚进冷文昌的房子时,一盼大吃一惊。装修风格与他以为的冷文昌的性格相差极大——简单,没有多余装饰,冷色调的墙壁和家具让整个家显得冷冰冰的。 和主家比,冷文昌家里的人很少。所有的家政人员都是小时工,他们由王福领过来,沉默地做完该做的后再被王福送走。冷文昌对隐私的极度保护让一盼反而更束手束脚,总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被这空荡荡的房子放大。他一整天都待在冷文昌为他准备的卧室里,就怕冷不丁的出现会让人觉得碍眼。毕竟那个时候的冷文昌还不是他的小叔叔。当时的他管冷文昌叫三少爷,而冷文昌则称呼他全名——冷一盼。 冷文昌那段时间出奇忙,偶尔几次回家碰上两人会简单问答几句,问来问去就那么几句:吃饭了吗?最近过得还好吧?钱够花吗? 冷一盼刚开始会事无巨细地回答,恨不得把每顿饭吃了什么、每分钱花在哪儿都记下来告诉冷文昌。不过次数多了,他就明白冷文昌不是真的关心他一个小屁孩的生活,他只是客气客气。之后等冷文昌再问,他都知趣地回答:很好。 这回答不是赌气,他是真的觉得很好。 住得很好。这里有很多他听都没听过的家用电器,人不用动机器就会开始转起来,好几次把他吓了一跳。他不敢用,怕闹笑话,只敢没人的时候用手摸一摸。晚上也不用扫炕铺褥子了。睡的是柔软的席梦思床垫,盖的是厚且轻的鸭绒被。一盼每次都要把被子盖到下巴处,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他想起小时候老师让写关于mama的作文,他每次都不知道写什么。被鸭绒被裹成春卷的一盼想:这就像mama的怀抱一样吧。 穿得也很好。再也不用捡哥哥们的衣服穿,全部都是合着他的尺寸买的。布料不是粗布的,他每次拿到新衣服都会把脸枕在上面,滑滑的软软的,每一件都很舒服。颜色也不全是耐脏的深色,他可以穿他最喜欢的白色。他向福伯讨了一双套袖套在外面,虽然被说不时尚,但他不在乎。他这样宝贝着穿,一件衣服可以穿好久,回头还可以给村子的堂弟堂妹。 更重要的是,饭菜很好。做饭的阿姨厨艺好,哪怕是炒青菜都好吃。明明一样是拿蒜炒的,吃起来却和他炒的不一样。一盼猜大概是因为这里的厨师舍得放油,不像自己在村里的时候一滴油恨不得炒一整锅。用的油也不一样,土话说这里的油没有“邪里味儿”。馒头和家里的也不一样,好看又好吃,没有混入粗面不剌口,数量还管够。一盼刚来的时候,菜还没端上来先干吃一个馒头解馋。做饭阿姨看了和他说:要多吃菜少吃主食,不然没营养。一盼看着手里白白胖胖的馒头觉得这里的人真奇怪,这么好的馒头怎么会没有营养呢? 不过他还是学着多吃菜少吃馒头,一开始一个都不剩的馒头渐渐会剩下一两个。到了晚上一盼偷偷遛进厨房,把剩下的馒头“偷”回自己的卧室。他早就发现卧室的柜子里藏着个膝盖高的小冰柜。他把每次偷来的馒头藏在里面,想着回头要让秦家的人也尝尝这好馒头。 可惜没偷几次就被冷文昌抓了个正着。冷文昌见他用来储酒的冰柜被整整齐齐地码了两排馒头,而一盼蹲在冰柜前怀里还抱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小家伙神色犹豫,手里的东西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样子让他想起很多年前的秋天打猎时遇到过的一头鹿。冷文昌忍不住仰着头大笑起来。 冷一盼第一次见冷文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