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旧时影:棘手的刺头 (第1/3页)
邢却下教学楼的时候,撞见有学生在楼梯口表白。 清晨的阳光和空气一样清朗,美好的光线折进廊下,投射在两个年轻人脚下,羞怯一般不肯靠近。 “阮同学,我、我喜欢......” 突然出现的老师惊扰少女,仔仔细细折叠好的书信没来得及送出就被迅速收起,女孩落荒而逃,只剩下少年站在原地,自下而上淡淡看着阶梯拐角处怔愣的老师。 邢却露出个尴尬的笑容,少年没有理会,也转身离去。 这已经不是邢却第一次撞见阮懿被人表白。 一年过去,邢却还是没能和阮懿和解。这件事简直成了这个年轻教师心里的一根刺,大抵正是因为如此,邢却感觉在校园里见到对方身影的次数也变多了。 阮懿仍然是校园里头的风云人物,只是没再像高一刚入学那时引人争议。大家渐渐习惯了校园里有一个留长发的男生。仍然还是有人在背后嘲笑他长得跟女人一样、看不惯他;但也同样有为那张脸痴狂、疯狂追随他的人。 楼梯转角、教室、小花园里纳凉的亭子......怪纳闷的,邢却没少撞散这种青涩得不行的氛围。就跟什么校园偶像剧一样,递信的人有男有女,但被告白的总是同一主角。 作为教师,邢却唯一欣慰的是,阮懿似乎没有接过其中任何一封,每一次都像这次一样淡淡看一眼他然后走掉。 少年仍旧独来独往,孤僻却美丽。 只剩那眼神让邢却凌乱,就好像自己是故意出现,坏人好事? 而让邢却感到沮丧的是,对于所有年长者,阮懿似乎只对他这样淡漠,在其他老师面前,阮懿即使不亲近,也从不吝微笑,至少礼节是做的相当好的。 阮懿到底是有多讨厌他啊? 这一年里,邢却还从其他老师和同学口中知道阮懿很多事。 阮懿之所以刚入学那阵子受人非议得厉害,不光是因为外貌,同时也因为家世、或者可以说,正是因为家世。 据说,理明中学所在的这个越州近郊区,十几年前座落下一幢漂亮精致的欧式小别墅,年轻俊美的夫妇带着牙牙学语的孩子一同住了进去。 但这对夫妇有些怪异。 一家人并不与周遭邻里往来,哪怕他们的邻里其实根本没几个。屋子的男主人一直很少露面,只常常见到女主人在花园里侍弄花草,每每画着精致的妆。分明是盛装打扮,但又十分大方地展示胸口令人遐想沟壑,总叫人觉得衣着有些轻浮。 女主人有时会在院子里给他们漂亮得像天使一样、穿着洋装裙的孩子梳理长发,也会在藤编的躺椅上欣赏她的宝贝画画,可她和孩子说的话叫人觉得很是怪异: “示弱不一定是弱者的行为,只是一种手段。mama没有受委屈呀,宝贝。” “谁说男孩子不可以穿裙子,一点也不奇怪,他们都是乱说的。” “会撒娇才能招人疼,你也要学一学和爸爸撒撒娇。男孩子?没关系呀,谁说男孩子不可以撒娇呀,宝贝。” 等到孩子上学了,那怪异之处才真正抬到明面上来。孩子留着长发,却是个男生,而学校居然也没有任何一个领导对此发表意见。 他的母亲每天穿着华贵来接他放学,精心挑选的衣裙勾勒出丰腴身段,却端着仪态举止,叫人想起上个年代那些话本里的大少奶奶。 她隔着金丝绒手套抚摸她孩子柔嫩的小脸,慈爱的微笑完美得近乎假面。 大家终于后知后觉意识到,那孩子的父亲姓阮啊。 阮这个姓氏在越州的特殊意义,只要是越州本地人都会知道——那个越州名流圈中的名流。 阮家发家已有两百余年,一开始做的是钟表生意,后来业务逐渐发展成拍卖,倒弄些古玩字画。上世纪为躲避战争,阮家举家远赴大洋之外,世纪末才回来,资产似乎不减反增。上世纪的世家如何能在已经翻天覆地的越州重又立住脚? 没人知道。阮家似乎深谙名流之道,越州范围内,阮家的资产算不得榜上前三,可奇怪的是,越州上流社会的交际圈里,阮家的话语权却是大的惊人。阮家每五年筹办一回的越州名流邮轮晚宴,多少名人趋之若鹜,只因那一张登船邀请券,就是权力、名誉、地位的证明。 由此,流言彻底传开:那个叫阮懿的孩子,是阮家本代单传的继承人阮弘文和小三的儿子。 有人觉得可笑,有人觉得离奇。 不是吗?那为什么金屋藏娇?那怎么解释明明是男孩,身份证却是性别女? 当然,这一切都是流言,没人能证明虚实。但永远都会有人在见到这张漂亮的脸时提起那些神秘的猜测。 学年更迭。 高二年级有个体育老师出车祸,要在家休假很久。事发突然,理明中学体育老师本来也不多,临时招聘也不是,找其他教师分摊教学工作又没有额外报酬。教务处主任发愁该找谁来接替教学工作时,邢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