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丕植】见月明11-15 (第1/5页)
早朝果然如预料之中一样炸开了锅。群臣议论纷纷,太尉贾诩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陛下,臣认为这样不妥。” 他向坐在龙椅上的曹丕施了一礼:“依照本朝律法,诸侯王受封后即就国,若无召唤不得擅自回到京城。陛下如今让安乡侯回朝履职,其他王侯又该如何安排?” “是啊陛下,”司徒华歆也一步跨了出来:“臣认为贾太尉所言极是,突然让安乡侯回京履职,怕是会有王侯有意见,难以服众。” 大臣们窃窃私语:王侯们就国的封地,并非都是有如京城一般繁华之地,更多的是偏远苦寒之地。如果能回到京城,当真以为谁愿意在那些穷乡僻壤当土皇帝?更何况还要被监国谒者监视,一不小心就会被检举揭发甚至污蔑。安乡侯不就是个例子吗?只是不知道这陛下为何突然转了性子,难不成是要把人放在身边折磨? 曹丕想到这群老家伙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一准儿第一个发难,他挑了挑眼皮:“太尉和司徒的意思,朕连给自己安排个常侍的权力都没有了?” 陛下发怒了! 朝堂上的窃窃私语立刻停了下来,整个大殿寂静无比,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大臣们甚至不自觉的开始将自己的呼吸声减到最小,以免将这位皇帝的怒火引到自己身上。 “陛下。” 司马懿终于走了出来,曹丕眯起眼睛看他,这个老狐狸,还以为他打算躲着不露头呢。 “若是安乡侯回朝履职,不知万户侯那边……陛下该如何安排?” 朝堂上又一次充满了叽叽喳喳的讨论声。万户侯曹彰,可是个不好惹的角色,若是这么把安乡侯留在宫里,只怕那位不会善罢甘休。 曹丕脸色冷了起来:“那依司马侍中之见?” “臣以为,若陛下想要让就国王侯回朝履职,不妨从长计议,修改律法,在此期间,先让安乡侯回去封地……” “啪——!” 曹丕狠狠拍了下面前的桌案,打断了司马懿的话,朝堂再次安静下来。 修改律法,司马懿当真说得出口。且不说修改律法所需时间冗长,哪怕只有一日,他也绝不会再让子建踏上返回封地的马车。 曹丕手狠狠握紧拳头,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万户侯进爵为公,至于其他诸侯王皆增邑户数,度支尚书,这事就交给你办吧。退朝。” 他说完便拂袖离去,也不去管朝堂上一片乱七八糟的模样。章仁也只好喊了声“退朝”,忙不迭的跟着这位性情大变的皇帝离开了。 “不妥,不妥呀。” 大臣们一面议论一面三三两两的从太极殿往外走,贾诩与华歆边走边道,“司徒大人,陛下此事行得诡异,让人琢磨不透。” “嗯……” 华歆没有回答,只是拉着贾诩在原地站着,好像在等什么人。贾诩向殿内看去,过了一会儿便看司马懿从后方走了过来,他的三弟司马孚才从刚刚的震惊中清醒过来,也从殿内追了出来:“二哥,你等等我,陛下……” 他话音未落,华歆已经来到兄弟二人面前,二人赶忙施礼:“司徒大人。” 贾诩也从旁边走了过来,简单问候之后,司马懿露出他一贯微笑:“不知两位大人在此等候下官有何要事?” 华歆道:“司马大人,实不相瞒,今日陛下的一举一动,老夫没有看透。天下众人皆知你是陛下心腹,不知能否点拨一二?” “二位大人可知,安乡侯自入京来一直住在宫中。” 贾诩点头:“略有耳闻,听闻是太后想念幼子。” 司马懿点点头又道:“那么二位大人又可知,安乡侯入宫后便一直住在含章殿?” 宫里传出曹植住进来的消息,二人并没有留意,毕竟太后是其生母,皇帝是其胞兄,被叫进宫陪伴个几日也是有的。只是住在主殿,的确闻所未闻。 华歆道:“虽然不合礼数,但也不是什么大事。不知司马大人说这些,是与今日之事有什么关联吗?” “没什么关联。只不过昨日下朝,下官已经提醒过陛下,但陛下告诫下官这是他的家事,还让下官不要过多参与。” “家事……?但今日之事——” “下官的意思是,”司马懿向华歆和贾诩又是一施礼,“下官什么也不知道,实在对不住,府中还有事,下官就先告辞了。” 他说完便拉着司马孚匆匆离去,留下两个人若有所思。 曹丕龙袍也没回去换一身,怒气冲冲的赶到含章殿,到了殿门前总算想起要收敛一下,他平息了一下怒火,一边往里走一边问:“四公子可起了?” 宫人答:“回陛下,殿下已经醒了,郑太医正在看诊。” 说话间,曹丕已经来到室内,曹植倚靠在软垫上,挽起两条裤管,太医正在给他施针。如今经过郑太医的妙手回春,骇人的青紫色已经减缓不少,但仍留有不少印记,看得曹丕心疼不已。 “如何?”他走到床边,示意郑太医不必请安,顺手握住了曹植的手,有些凉:“疼吗?手怎么这么凉?” “陛下,”曹植的小脸瞬间飞上一抹嫣红,他尝试把手拿出来却未能如愿,只好低声道:“不疼的,只是臣弟有些紧张……” “嗯。”曹丕随口应了句,便扯了张小凳坐在床边,一只手还握着曹植的手没有放开。 曹植不明白曹丕何意,也没有开口,两人一时无话,只好都盯着郑太医手中的银针。 其实两人一张口便都想起昨日的事,只是经过一夜之后,心境又各自有了变化。 曹丕不管心里有多烦多恼,见到弟弟的那一刻都烟消云散,只剩下满满疼惜。去他的徐徐图之,子建明明心中有他,若子建眼若盛满苦涩,那就让他来将这些苦涩化作星光好了。 而曹植则懊恼自己对于曹丕的疏离,虽然他是皇帝,但也是自己的兄长,遥想他们年幼时代曹丕便对他疼爱有加,如今兄长更是不计前嫌将他召回朝廷留在身边,他又岂能辜负兄长一番好意。自然,敬重还是要的,但绝不是疏离。 两人虽然视线都在郑太医的手上,只可惜心思早就不知飞到哪去了。倒是两条直勾勾的视线让老太医捏了把冷汗:今日这是怎么了? 他一走神,拔针的时候失了手劲,偏巧曹植一直紧张,身子紧绷没有完全放松,银针绞进rou里,带出一丝小小的血花。 “唔!”曹植瞬间红了眼眶,曹丕赶忙把人抱进怀里,心疼得抚着他的背,随后丢给郑太医一个不满的眼神。 已经五十年没有失过手的老太医赶忙下跪谢罪:“臣罪该万——” “行了,”曹丕打断他的话,“去给子建熬药吧。” 郑太医边告退边嘀咕:四公子未免太夸张了,虽然出了点儿血,但也不至于疼哭啊。毕竟就连公主年幼时施针也不曾哭过,这位而立之年的小殿下到底有多怕疼啊。 曹丕低头去看被他抱在怀里的人,脸和眼睛都红红的,紧咬着下唇,他轻声道:“别咬,要破的。”随后又轻拍了几下哄着,“这么疼的吗?” 曹植闻言干脆把头埋进了他怀里。 此举倒是正合曹丕的意,他乐得抱得美人归,也不去想别的了,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哄着人,他哪里知道怀里的人其实是羞的。 曹植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软弱的人。 年少时,他也曾随兄长们去过演武场;稍大些,也曾跟父亲去过战场;储君之争一路凶险,他也撑着走了下来;就连被撵去苦寒之地就国,他也咬牙忍了下来。 是啊,他哪里软弱了。 不过是去演武场最后却总是被二哥背回来,身上只是有着小小伤口也要被二哥心疼半天;在战场看到二哥英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