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水剑_第十章 百门风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百门风云 (第2/3页)

类超群,是其他江湖门派远远所不能及的,所以大多时候这‘天下第一’的名号就只会在这三个门派里来回转了。”

    刘白插嘴道:“话虽这么说,但这三十年以来一直是由清泉山庄的弟子拿下这天下第一的铜玉牌,可见清泉山庄的弟子仍是技高一筹。”

    陈老秀才笑道:“那也说不准。清泉山庄虽连胜了六届,但上一次武林大会中,风头最盛的却不是三大世家的子弟,而是一位无门无派的江湖客。”

    李春亮起了眼眸,问道:“老陈说的是那飞龙少侠楚云七?”

    刘白道:“说起来,他与清泉山庄的段少主不正是因那场比试而结识的吗?”

    听他们几个来来回回扯了一通,那书生也不禁好奇起来,插嘴问道:“几位兄台说的可是几年前因杀父之仇闹得沸沸扬扬的那两位侠客?我只听闻他们曾是故交,但却不知道他们竟是在百门风云会上相识的。”

    陈老秀才一看这情形,知道今天这个佯怕是一时半会儿打不了了,他干脆给那位书生满上一壶茶,笑着说道:“说起来,这两人的相识也算是一段传奇故事了……”

    ※※※

    江湖上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比武大会,然而真正称得上是轰动一时的就只有每五年举办一次的那场百门风云会。百门风云会由三大世家轮流做东,江湖各大门派皆可携贴参加。原先没有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只要是有才有能者皆可以登上擂台。只不过后来各家掌门觉得身为一派之长一把年纪在台上打得鸡飞狗跳太不体面,于是改为派自己的徒儿上台,久而久之就成为了默认的规矩。因此,参与百门风云会的大多都是十几二十岁出头的少年,以切磋武艺为主,点到为止。当然,江湖上也不乏一些半路出家的独行客想要凑一把热闹,借此扬名立万,不过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也只有寥寥数人而已。

    百门风云会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比武会,不仅是因为这是整个武林中一等一的盛事,更是因为它有着全天下最为稀奇古怪的规矩。它一共设有三个关卡,第一关叫做‘山间寻宝’,要求与会者寻到一种名叫三步兰的稀有兰花,一年只开五束,由此花炼制的定魂香有凝神定气的功效,闻得此香,三步之内连山间最凶猛的野兽都要昏睡不醒,摘得此花便如同得到了第二关的通行证;第二关名叫‘探巢取物’,在野兽巢xue中藏着写了‘天下第一’铜玉牌的锦囊,与会者深入巢xue的目的便是寻得此牌;第三关,也是最后一关,就是‘还锦归台’,将锦囊完整带回擂台上之人才能算最终胜者。

    乍一听,这三个关卡似乎设置得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这其中自有一番玄机。

    三步兰一年只开五朵,而且往往生长于最陡的悬崖峭壁之上,要想取得必须要费得一番苦心,稍有不慎就会有粉身碎骨之虞。况且历年参与比赛的少年豪杰无数,但能够摘的兰花就这样五朵,所以最终能够得到此物的至多也只有五人而已。

    对于大部分无法取得此物的人来说,采不到三步兰并非意味着失败。几十年前的百门风云会上,就曾经有人在没有取下三步兰的情况下只身探xue率先找到了那个锦囊。不过这情况非常罕见,近五十年来也只出现过一次而已。

    而对于那得到了三步兰的五人来说,取下兰花也并非意味着胜利。因为那猛兽巢xue乃人为布置,机关重重,就算成功炼出定魂香药倒了猛兽,如果不通奇门八卦,仍有可能会迷失其中,甚至误入陷阱。个中惨状,不加细表。

    如果说前两关的惊险之处在于与天斗勇,那么第三关无疑是最为艰险的一关,因为第三关的对手不再是悬崖或者猛兽,而是人。

    百门风云会虽然在明面上有三关,但实际上前两关不过都是第三关的通行证。第三关叫做“还锦归台”,这个台便是最终的赛场。在这擂台中央有一口锣,第一位手执锦囊登上擂台中央敲响锣鼓者即为胜者。在没有敲响那声锣之前,谁都可以从锦囊持有者手中夺下信物取而代之。这一招听起来虽然不光明了一些,但这正照应了传统比武中的“攻擂”与“守擂”这一节,因此三大世家的规则制定者并未对此加以严格约束。就算各家掌门在比赛前三令五申点到为止,也仅仅只能保证不会有人因此丢了性命。真到了那时,刀光剑影拳脚相向必然是免不了的,历年为了争这信物同门相残手足相争的场景亦不在少数。

    楚云七和段临风就是在五年前的那一场百门风云会中相识的。

    ※※※

    大黄狗趴在茶馆门口的地上懒懒打了个哈欠,几只浅色的飞虫围着黄狗的头一圈圈打着转。

    屋子里只有五六个人,还未完全泡开的茶叶在刚刚烧开的沸水中上下浮沉。

    每一个人的目光都定在陈老秀才身上。

    倒不是因为陈老秀才长得有多惊世骇俗,只是他在讲故事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把注意力从他身上移开。

    能够值得被陈老秀才讲出来的故事,本就是非常不一般的故事。

    “五年前。”

    陈老秀才开口道:“五年前,楚云七与段临风不过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但都已经在江湖中小有名气了。”

    “段临风家世显赫又年少有为,自不必多说。楚云七年纪轻轻却天赋奇高,更是因为夜闯玉笛山庄一举扬名黑白两道,自此无人不知玉面飞龙的威名。”

    “……他这样的少年豪杰照理完全够格参加百门风云会,可世家大派向来看不惯楚云七那离经叛道的性子,因此当年的英雄帖没有他的份的。”

    “……然而楚云七闲不住,请帖发出没几天,他便摸走了人家正武堂的帖子,大摇大摆进了清泉山庄摆在山脚下的场子。一开始并没有人认出他,直到他在众目睽睽之下以全场第二位的优势采下兰花,众人才注意到这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少年。”

    陈老还未来得及说下去,书生便忍不住插嘴道:“我曾在书上读过,这三步兰生长在最奇险陡峭的悬崖之上,唯轻功高强者敢冒险涉足。我只听闻飞龙少侠以暗器出名,没想到他的轻功也如此高超。”

    刘春道:“有何稀奇的。天下武学都有相通之处,你若能将一门功夫练到顶峰,那其他几门也必定差不到哪里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