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 192 章(瓷语1986) (第3/3页)
是有史为证的。” 莫先生一个嗤笑,道:“就算有底款又如何,雍正仿的,既然要仿得像,自然是要落宋代钧窑的底款,如果我等被这么一个底款给蒙骗了,那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初挽道:“莫先生精通古玩,应该知道,清朝三鱼、三果、三芝、五福,这四种题材都是惯常仿宣窑宝烧的,其中又以三鱼和三果为多,这其实是取了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即是多”的生生不息之理。” 莫先生却笑着道:“不过,钧瓷始于唐盛于宋,这物件,却不能断在唐,更不能断在宋。” 而就在众人微妙的注视中,莫先生终于抬起眼:“填红釉,我听说过,但是从未见过。” 莫先生便拿了那细颈瓶,引经据典,开始讲起来,众人听得连连点头,也有人提出疑惑,莫先生便和人争论起来,最后大家全都被说服了。 “这细颈瓶胎质清纯陶冶、坚实细腻,造型更是古朴文雅,实在是美!” 毕竟这物件如果是真正的宋代钧窑,那便是价值连城,如果是雍正仿钧窑,那自然也值钱,但到底不是那么稀罕了。 初挽拿起来后,打开,展示给众人。 那明报编辑赞叹连连:“初小姐,果然是家学渊源,了不得,了不得!” 1 夏大师看着这细颈瓶,道:“钧州窑,有朱砂红,葱翠青,茄皮紫,传闻朱砂红者,红若胭脂,葱翠青者,青若葱翠,茄皮紫者,紫若墨黑,这就是传闻中的葱翠青吧,也就是俗称的鹦哥绿。” “钧无双配,件件是孤品,实在是绝妙!” 所有的人都盯着那底款看了半晌,之后,颜色各异,面面相觑,最后,终于有人觑了莫先生一眼。 谁知道,那细颈瓶底部的款却被拿用了纸签给贴了遮挡住。 那莫先生已经面如土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初挽的手纤细柔白,如今那鹦哥绿细颈瓶被她拿在手中,却觉那细颈瓶绿得娇艳,绿得纯粹,绿得光亮莹润,那是犹如绿宝石一般的光泽,看得人心都为之一颤。 在场的多是文化界名人,听得自然感兴趣,至于几位商界的,那便是不懂,也都仿佛很有兴致地听着,另有几位当红影星,更是一脸认真的样子。 他上手后,轻轻敲击,听了听那声儿,众人也都跟着听。 莫先生颔首,直接上手后,就要翻看底款。 他话说到这里,顿住了。 1 他面上便现出得意来,笑看向场上众人:“所以,眼下这鹦哥绿再美,也不是真正的钧窑,只是清朝仿品罢了!” 初挽道:“本是想着考考诸位的眼力,不曾想,莫先生一眼便指出这是清雍正的仿品。” 刀鹤兮给Maddocks一个眼色,Maddocks上前,上手了瓷器,准备揭去底款。 刀鹤兮更是面无表情。 而当人们看到那细颈瓶上的底款时,脸色便变得格外微妙。 初挽笑着点头,之后看向莫先生:“莫先生,可否听听你的高见?” 初挽:“确实不是。” “这是钧瓷吧,听说钧窑的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颜色实在让人眼前一亮!” 众人疑惑:“为何?” 因为他看到,那底款上赫然用红双圈蓝字篆刻着一行字。 1 莫先生从开始的笃定,到后来的疑惑,再到莫名。 初挽:“先生客气了,不过,这物件,确实不是雍正仿的。” 莫先生看过去,初挽的笑微微收敛,刀鹤兮更是略蹙眉。 他盯着那底款,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来。 初挽:“我只能说,莫先生说这是清雍正仿,这年份断错了。” 莫先生看了眼初挽:“说起来,我到过大陆,大陆的故宫博物院就有一件雍正仿钧窑紫红釉鼓钉洗,那物件还是仿得真不错,就连钧釉中的蚯蚓走泥纹都分毫不差,让人叹为观止!这件,如果不是遇到我,必然让人打眼了,误以为这是真正的钧窑了。” 初挽道:“只是个人见解,未必做得准,楚先生可以请专家们再次进行评定。” 初挽伸手。 他疑惑,挑眉看过去。 莫先生又看那釉质,之后道:“这釉质深厚透活,且其中有明快的流动感,这声响儿清脆悦耳,确实不错,不错,难得一见的好物件。” 1 明报编辑更是笑着说:“初小姐,你和莫先生今日两个人各胜一筹,算是打了一个平手,你年纪轻轻,在古玩上能有这个造诣,实在是了不得了。” 刀鹤兮便微颔首,Maddocks便上前,拿出一件紫檀木雕花盒,放到桌上。 一时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莫先生看着初挽,皱眉:“明朝,烧造过填红釉吗?他们会烧这种三果高足杯吗?” 当着大家的面,Maddocks将上面的贴纸揭去,又用湿布擦拭过后,交给了刀鹤兮。 夏大师更是皱眉:“这鹦哥绿的颜色如此地道,竟是雍正仿?” 莫先生便笑了:“难道初小姐又要说,这件竟然也是宣德的?还是宋朝的?” 刀鹤兮见此,道:“莫先生,大可以稍等片刻,看看底款。” 他额头抽动了下,也凑过去,口中道:“这底款便是伪造得如何高明,这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宋代钧窑,这只能是雍正仿——” 莫先生坐在那里,好整以暇,并没着急看,他是以不变应万变。 1 旁边的一位古玩行家却已经道:“我对古玩也有些了解,我手头也有一件雍正釉里红,初小姐说的确实没错,这件高足杯上的釉料,触感和我的釉里红触感不同。” “瓷语1986”。 莫先生没吭声,就那么看着初挽。 莫先生毫不犹豫,大笑:“若是别的,我看错了,也有可能,但是这清朝仿钧窑瓷,在我眼中过的,没有十个,也有八个,我是万万不会看错,这不可能是真正的宋代钧窑!” 众人听莫先生这么说,自然是赞同。 众人听着,自然感兴趣。 莫先生颇为笃定:“哦,难道不是吗?” 初挽听着,笑了笑,没说话。 原版未篡改内容请移至醋。溜''''''''儿,#官!网。如已在,请,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