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 23 章 (第1/3页)
入东宫这些日子,虽与太子交流不多,但依徐冉的观察,学神绝对是个十足的傲娇。 所以他说不喜欢,那就是喜欢。 礼物送出去了,徐冉高高兴兴地随刘嬷嬷一起礼训。 中途太子来过一次,在屋子的雕花窗后站了许久。徐冉无意间瞄到,见窗上有个黑影,当即便吓着了。 刘嬷嬷差人去查看,这才发现是太子。太子黑着脸,什么都没说,便走开了。 徐冉好奇问刘嬷嬷,“殿下不是很忙么,来这里作甚?” 刘嬷嬷一笑:“殿下再忙,也得惦记终身大事,自是来此探望娘子的。” 徐冉哦一声,原来学神是来查岗的。 她可得打起精神好好练,绝对不能被学神抓住小辫子! 太子缓步往玉明殿而去。 本来只是顺便路过思华殿,想着去思华殿里间的书架上拿本书。鬼使神差地,便走到了东边大屋里。往窗头一立,正好瞧见她礼训的样子。 前阵子刘嬷嬷来禀过,说徐娘子用功勤奋,天资聪颖,现如今已经学到坐姿了。 她个子不高,瘦瘦小小的一个人,坐在一张红木嵌螺圈椅上。椅柱长,她坐上去,两条细腿没着地,晃在半空。刘嬷嬷正拿戒尺在她膝上比划。 刘嬷嬷一边比划一边叹:“娘子,你多吃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个高点好。” 确实应该多吃点。太子漫不经心地想着,挥手吩咐宫人去厨房传话,中午上膳需多添大补之物。 掌厨李太监听了这话不得不想歪,思及今日徐娘子也在,犹豫半晌,还是决定问清楚。这大补之物,是补哪方面的呢? 李太监是厨房的人,身上沾着油烟气,不敢进殿,只远远地在殿台阶下面的广场上候着。 掌厨大太监有事要禀,福东海懒得搭理,最后还是素华腿勤,亲自到李太监跟前问了问。 李太监求她,“姑姑是善人,帮忙探个口风。” 素华不敢应下,到福东海跟前将李太监问的事情一说。福东海一听,哎呦祖宗嗳,这哪里敢上前问! 此刻茶房无人,素华沏壶热茶,笑道:“论我们这些人里头,就属公公福气大,能天天跟着殿下。殿下的心思,除了公公您能揣测一二,再无旁人了。”放低声音,问:“依公公看,殿下对那位……” 福东海接了她的茶,笑道:“我哪里知道,殿下是谁,他的心思岂是我们这些人能猜的?素姑姑,您呐专心做好自己的事,莫cao闲心!” 素华在心里暗骂他一句,好个老油条!怏怏地搭了几句话,话头又引回至李公公身上。 “若是出了差错,殿下怪罪……” 福东海垂下眼皮,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李太监不问还好,偏生他跑来问了。若是罚起来,纵使全往李太监身上推,自己这个首领太监定还是要领个“统管不力”的罪名。 眼见着就是一年一度的宫人考察期了…… 福东海抖擞精神,一扫拂尘,“洒家去问问。” 太子已入玉明殿同刘阁老相商政事。 两人正好说完了事情,福东海上前伺候。端茶奉水的,老在眼前晃。太子抬眼一瞧,不太愉悦,低声喊一句:“福东海,你往别地去,这里用不着你伺候。” 福东海倒是想走,但事情没问着,他着急啊! 还是刘阁老善解人意,出声问:“福公公可是有什么事情要禀告殿下?” 福东海感动涕零,只差没给刘阁老磕头喊亲爹了。这话题引得恰到好处,他连忙回话:“膳房差人来问,今日中午殿下是否同徐娘子一起用午膳?” 若殿下独自一人用膳,那大补之物定是用来嘿嘿嘿,若是和徐娘子一起,那便是给徐娘子补身子的。 福东海心中暗想,他简直就是聪明绝顶。 刘阁老一怔,回过头看了看太子,若有所思地捋一把白胡子,笑道:“是了,今日徐娘子也在东宫。老臣从未拜会徐娘子,今日若方便,正好过去行个礼。” 太子绷着冷脸,“阁老不必多礼,她一个姑娘家,哪当得起阁老之拜。” 刘阁老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福东海站旁边傻等着,急得不得了,生怕太子又把事情忘了,想要出声提醒,又没那胆子。 总不能说殿下你快回答我啊,厨房还等着给你做补品呢! 眼见着事情又扯到政事上去,太子忽地抬头吩咐一句:“午膳只摆一桌即可。” 是要和徐娘子一起用膳了。福东海谢天谢地,接了命令往殿下台阶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