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高嫁 第104节 (第2/2页)
想再和姜若皎吵架,一想到吵架和冷战他心里就怪难受的。 两人陪完太后,又去中宫寻卢皇后。 姜若皎和卢皇后讲了讲宫宴的安排。 太子殿下也在旁说起自己亲自去教坊司挑戏目的事。 卢皇后道:“你们商量着办就好,左右是第一次正儿八经地开宫宴,奢简都可以自己定,用不着和以前比。听说朝廷要派兵增援北边,宫宴尽量别太铺张浪费。” 姜若皎道:“我省得的。” 太子殿下倒是有些失望,他还想多搞点精彩节目来着。 两人出了中宫,太子殿下就开始转起脑筋来:“我想到个又能生钱又能好好热闹热闹的法子!” 姜若皎惊讶:“什么法子?” 太子殿下道:“到了除夕那天我们把御街管控起来,寻常商贩不许摆摊,得掏钱才能摆!” 姜若皎笑了:“倒是个生钱的好法子,应该能弄点钱。” 太子殿下道:“不止,到时候这些摊位还得负责当日的烟花会,一个摊位接一个摊位轮流放。每放上一轮,咱派专人在人群里喊是哪家放的。这样一来,他们的烟花做得好能扬名,做得不好会丢脸丢到整个京城都知道,不怕他们不尽心!” 姜若皎听得一愣一愣。 太子殿下摩拳擦掌地道,“这样宰那些大户一刀,开宫宴不仅不花钱,说不定连给文武百官的赏赐都赚回来了!再不济,至少白赚个烟花会!你觉得怎么样?这个主意行得通吗?” 姜若皎听得瞠目结舌。 她仔细地琢磨起太子殿下这个主意好一会儿,竟没发现哪儿不妥。 只是这事儿他们出面的话,不免有点不体面:堂堂皇室,怎么连宫宴都拿来宰大户? 只不过既然国库吃紧,有省钱的主意为什么不用? 姜若皎很快想到两个适合负责此事的人选:“要不我们把万叔和岑宣他们喊来商量商量,他们认得的商贾多,由他们出面组织再适合不过。” 太子殿下得了姜若皎的认可,尾巴顿时翘了起来,拍板说道:“事不宜迟,只剩二十多天了,我这就让人去宣他们到东宫商量商量,赶紧把这事儿安排下去。” 作者有话说: 今天是聪明太子! 第115章[vip] 有了宫外的事要忙,太子殿下也忙活起来了,每天不是跑教坊司就是去与岑宣他们商量各项细则。 开泰帝得知太子殿下天马行空的想法,也没有阻止。 到底是他们一家人在京城正儿八经做的第一个年,要是能热闹点儿那当然是热闹点儿好。 能不花钱就更好了。 想当初开泰帝为了弄点粮草什么办法都用过,他自然是不会讲究什么面子不面子的,里子有了就行了! 小半个月过去,樊延就领着人往北边出发。 姜若皎与太子殿下一同去为他送行,回来时顺便去跟进一下烟花会的事。 烟花这玩意发展已久,花样很多,得知过年开宵禁期间御街上的摊位都搞竞标,京城的商人们都激动起来。 搞摊位能赚多少钱倒是其次,要紧的是到时候当今陛下会带着文武百官登城门观看烟花会,满京城的百姓也能知晓他们铺子的名号! 有这样的好处,就是赔本他们也乐意! 商人们不仅不觉得朝廷吃相不好,还觉得万家和岑家真是仗义,那点儿烟花值多少钱? 要是他们身处万家和岑家那位置,他们一准自己包圆了,绝不会把出风头的机会留给别家! 要知道万家和卢皇后娘家走得那么近,岑家又是东宫嫡系,他们要吃独食简直不要太方便! 一通安排下来,两边竟都有捡了便宜的感觉。 姜若皎都不得不佩服太子殿下的奇思妙想。 在核对过商贾们交上来的竞标钱后,姜若皎道:“回头父皇要是让你入朝做事,你就到户部去,一准能让户部不缺钱。” 太子殿下得了夸,自然高兴不已,让姜若皎可着劲备菜,宫宴一定要办得气气派派。 钱都从大户身上宰出来了,不花白不花! 姜若皎道:“菜都定好了,哪有改来改去的道理。” 话是这么说,到了除夕夜这天,宫宴还是吃得十分热闹。 菜色自不必说,不少到东宫讲过课的朝臣都知晓东宫有个小厨房,且小厨房做的菜格外好吃。 得知这次是太子妃负责筹备宫宴后,东宫小厨房又被更多人知晓了。 当然,也有些人酸溜溜地说:“这可是太子妃的老本行。” 不过太子妃出身寒微这种事早就不是什么秘密,甚至还有刚从西南来的考生声称去过姜家食肆,有幸尝过太子殿下与太子妃娘娘做的裙带面。 那裙带面不仅面好吃,汤面更是一绝,刚端上来时他们都舍不得吃哩! 这些话一传开,那些个想拿太子妃出身做文章的人都闭嘴了:没听人说太子还亲自去食肆当帮厨吗?瞧这些考生说得绘声绘色,可不像是讲了假话! 人太子为了博得太子妃欢心,都捋起袖子去画汤面了,旁人翻来覆去地讲她出身低又有什么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