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4章罢了 (第2/3页)
木童走上前去,低声把燕云歌回来后的动静一五一十地禀报了。 秋玉恒脸sE很平静,摇着扇子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木童原想劝一劝,话到嘴边,又没说出口。他算是瞧出来了,少爷就是个Si心眼、一根筋,为了解决方家的事情,主动去跪祠堂,又甘愿挨了杖刑,拼着脸皮不要去求了老太爷一个点头,他就想不通少夫人又不是什么金子塑的,哪里这么招少爷喜欢。 木童心里为主子不值,伸手去讨要秋玉恒手里的扇子,“少爷,这些粗活小人来做就好,您身上还有伤,先进去歇会吧。” 秋玉恒扇火的手顿了一下,抬起手,这一抬牵扯到背部的棍伤,他嘶了一声,缓了一会,却是失落地说:“木童,爷爷以前打我很疼的,可他刚刚举着棍子打我,起先几下我都没有感觉。” “少爷……”木童被说得心里更难受。 “爷爷骂我脑子里一汪水顶不起事,说我就知道儿nV情长,秋家注定要败在我手里……他说人活着不能只图自己高兴,我却想不通只图自己高兴又哪里不对……” 木童也答不上来,只能安慰说:“兴许是太爷心急自己年纪大了,会看不到少爷建功立业,少爷,你还年轻,以后未必不能……” 秋玉恒摇摇头,说:“不是的。” 木童不敢再劝,只能小心地陪在一旁。 一墙之隔的燕云歌反复掂着棋子,却在许久后,缓缓地叹了口气。 说了句,罢了。 这一夜,两人分床而眠。 第二天,才敲过四更的梆子,燕云歌就睁开眼,她的动作g净利落,更衣疏发没弄出半点声响。相b较下,秋玉恒此刻还蜷缩在软榻上睡得正浓。 他身上的被子掉了一大半,露出两条笔直的长腿来。 白sE的亵K被卷在腿肚子那,他也不觉得冷,只管这么摊在那继续睡着。 燕云歌冷眼瞧了一会。 想到昨日听到的那番话,一时间也分不出自己的那句罢了,是对秋玉恒迷惘的无奈,还是对自己依旧无法放下无尘的释然。 她生就一副铁石心肠,尽得了前世母亲的真传,若非燕不离的行径十分可鄙,难说时日久了,她还会不会记着给莫兰报仇。可这样的自己,竟也会优柔寡断,早前指责无尘沉迷情Ai时那个振振有词的自己去哪了? 燕云歌讽刺地扯动了一下嘴角。 秋玉恒这时一个翻身,被子彻底掉在地上,她犹豫一会,最终沉着脸上去将亵K给他挽下来,又给他掖好被角。 外头响起阵阵打哈欠的声音,燕云歌推门出去,见木童抱着手臂哆哆嗦嗦地站在院子里值夜,不远处的游廊上也斜靠着两个打盹的丫鬟,便淡声说:“都不必守着了,下去歇息罢。” 两个丫鬟感激地应下来,木童也转身走了几步,半途鬼使神差地转回来,表q1NgyU言又止:“少夫人,小人有几句话想与少夫人说。” “你要问我什么?”燕云歌赶着出去,转头看他。 木童犹豫了一会,才吞吞吐吐说:“少爷被夫人纵得有几分骄纵,但他本X不坏……您能不能对少爷好点。” 燕云歌竟笑了一下,认认真真地盯着他,“如何算对他好?由着他随心所yu?” 是昨日他与少爷的对话。 木童浑身战栗,也不知道是被夜风吹的,还是少夫人骨子里的气势碾压而来,莫名使人畏惧。 他当即跪下来磕头,“小人浑说的,求少夫人不要与小人一般见识。” 燕云歌转身就走了。 户部。 不b秋玉恒在兵部挂的虚职,户部是实打实的晨聚昏散,勤勉的官员甚至要天未亮就去点卯。 燕云歌到的时候,已经有不少官员睡眼惺忪地开始一天的公务。 今是领俸禄的日子,太仓银库的林大人一早就忙出了汗,他见燕云歌过来,表情可是见到救星了。 “兵部一早派人来领俸禄,可我这哪腾的出手啊,让他们等一等又不听,燕司库,听说你要去各衙门劝捐,你可来得真是时候。” 才说着,外头就吵起来。 “也不止你这儿没派,工部、刑部也都没遣人去。” 是符严的声音。 燕云歌随林大人一同出去看个究竟。 府严许是几夜没睡好,急得嘴边全是火泡,见兵部的人还不走,沉下脸怒道:“也就两三日的功夫,你们这都等不急,不是我说你们,总会发给你们的,急什么!” 对方气极,捶着桌面道:“我可听说你们户部的俸禄都领了,既然大家都为朝廷做事,凭什么你们户部的人不等上两三日。” “你……”符严被问得面红耳赤,猛地说:“你这厮……” “有话好好说,大家都是同僚。”林大人赶紧出来打圆场,又对兵部的人说:“还请这位小将见谅,这次俸禄发慢了,实在是我们户部腾不出人手,您看,今上派了燕大人来支援我们,也是今早刚到,等会我让掌事将数额统计出来,准第一个就给您那送过去。” “那我就等着了。”那官员斜睨了燕云歌一眼,表情不屑,语气威胁地说:“林大人可要记得自己说的,这俸禄晚一天,我都要请我们侍郎给御史台写折子去。” “一定一定。”林大人笑眯眯地将兵部的人送走,回来后,符严还气不过拍着桌子骂:“只是慢一些,又不是不发,他们急什么!” 林大人没好气地瞪他,“还敢瞎嚷嚷,也不瞧瞧他身后是谁,兵部的都敢惹,你头上是有几个脑袋!” “我就一个脑袋,他倒是过来砍啊!”符严气得口不择言。 燕云歌赶紧转了话题,对林正说:“林大人,不是说去年收成不错,怎么还差银子?” 官员的俸禄计分十等,上至一品岁俸银180两,禄米180斛,下至从九品兼未人流36两5钱,禄米36斛半。 一个月三两银子一袋米,委实不少了,平头百姓劳苦一年,地里都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