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0笔墨丹青 (第1/2页)
入秋的日子,是北平城一年中最舒服的时候。凉席刚刚撤了,换了棉被。从早到晚,到处都是乾爽的。天又高又蓝,街上飘着炒货的香气。 成钰把车窗打开一条缝隙,让糖炒栗子的味道飘进来。往西边看,能隐约见到延绵的西山,北海的塔尖掩映在绿树中。 她开始慢慢Ai上这座千年古都,对这里,有了家的感觉。尤其是身边一直有个人,日日把她捧在手心里。让她的心也找到了家。 她看看坐在旁边的项家麒,这人又是一上车就打瞌睡。晚上不好好睡觉,夜里折腾她,白天倒是睡得香。成钰把窗户复又摇上。秋日的风毕竟y了,她怕项家麒受凉。 项家麒这段时日,总算是恢复些元气。入秋本是他容易犯喘的季节,今年成钰一直JiNg心料理,吃穿住行样样都仔细,这有快一个月了,一次都没喘过。眼见着他两腮有了二两r0U,嘴唇有了些血sE,成钰越看越喜欢。 汽车穿过南池子,往南开,没多久,到了宣武门。 成钰轻轻推项家麒:“从璧,快到了。先醒醒盹,要不下车容易着凉。” 那人不光不睁眼,还趴在成钰肩头耍懒,成钰只得拍拍他的後背,耐心的等着。 今日他们二人要一起去琉璃厂。成钰住进项府有些时日了,项家麒养病期间,成钰日日守在身边。如今那人痊癒,自然是待不住,自己总往琉璃厂跑。成钰一个人在家里,有些闲得发慌。 老太太倒也教她一些持家的杂事。成钰读书多,学的快,说一遍就记住了,家里又有管家,哪里会天天都忙。慢慢空下来的日子越来越多。项家麒看出她待不住了。 他知道成钰想画画的心思一直没有断。在法国学过了西洋画法,成钰还是想运用到国画里尝试一下。在家的时候,她没事就写写画画,项家麒也经常和她一起观赏临摹藏品。 渐渐的,成钰觉得自己在家画总是不得要领。不知怎麽改进。但她也知道没有办法,nV人没有学画画的条件。单说这拜师,就不可能。出了名的画家里,哪里有nV人,和男人学画,有失T统。成钰自己也只得作罢。 可是项家麒不这麽想。如今学堂里有了那麽多nV学生,还不是男先生教的。出去工作的nV人也越来越多,上司也都是男的。为什麽nV人就不能学画? 他在书画界人头熟,旁敲侧击的问了几个大师,一般人一听说是他新娶的太太要学,都婉言谢绝了。他们怕少NN吃不了苦,画不出名堂,也有辱师名。项家麒却不肯甘休,拿着成钰画的花鸟接着不耻下问。 终於通过朋友引荐,山水画大师陶欣茹肯点头。今日是项家麒带着成钰第一次拜见师傅。 陶欣茹的宅子并不在琉璃厂,项家麒也没有请陶欣茹上後海的家里去教成钰,他怕二叔一家看到了,又要多事。大家为了避嫌,索X找了一家画社,就在荣宝斋後面的胡同里。平时也有其他人来这里交流切磋,最适合成钰学画。 到了画社,陶欣茹已经准备好纸墨。项家麒带着成钰一谢再谢,才依依不舍的自己出来。 到了廊子下面,他偷偷回身看屋里。只见成钰已经执笔,陶欣茹让她自己先画一幅画,看看水准深浅。 成钰一手握笔,一手提着宽袖。白皙的手腕悬着,低头凝思片刻,开始气定神闲的落笔。她齐齐的头发帘遮住半个圆润的小脸,从项家麒的角度,只看到小巧的鼻尖,和红润的下唇。 身旁的陶欣茹只看了几眼,就已经露出欣喜之sE。不经意一抬头,似乎看到了窗外偷看的那人,项家麒掩面,赶紧一溜烟出门,逛他的古董店去了。 琉璃厂这条街不长,是书肆、纸铺、笔庄、文具店的总汇集所。附庸风雅的人终日奔走于古玩商肆,显示有闲与有钱,但真正懂行的人,和成sE好的古玩,却少之又少。 项家麒从小混迹於这条街,各个古玩铺子的老板夥计,几乎都认识他。他去法国这些年,打的喷嚏,估计十有是被这些人念叨的。他项家麒不在,这条街少了一个大主顾。 项大少爷看货,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讲价钱,只要能入他眼的,开了银票就拿。大家也见怪不怪,谁都知道他家是开银行的。几个古玩店的老板在背後打趣说:以後还是不要把钱存在什麽银行。Ga0不好都被项家麒这样的银行东家挥霍去了。别人家的钱,花起来自然是不在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