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彩蛋4 (第1/1页)
彩蛋4 水上市场和船头面的原型当然就是越南水上市场。槟郎舟则是我自己瞎写的,那种小舢板叫什么我不记得了,但是看着真的很像槟郎。 槟郎是强致癌物,大家不要吃。 这里漏写了种族设定,黛梦湖周边还有一个种族叫色越人,就是东南亚人。所以不要拘泥于现实地理了。 古印度十六雄国之一叫呾叉始罗,Taxi,被我拆出两个名字:呾叉,阿始罗。这篇里一直在试图把人名压缩在两到三个字以内,主要是为了让读者记着方便。 呾叉家和羯兰陀家的恩怨其实是写藩王朝觐时就定下的,从15章埋了个线索到现在,其实中间改了很多很多东西。比如,末示摩原本应该是在这个帕写的,他才是刺客。但是后来重新规划了剧情,决定山中老人手下只有人类刺客,没有妖魔,这样比较合理。末示摩这个角色就被挪到了前面。 “山中老人”,玩过刺客信条的人应该不陌生吧?传说中,山中老人哈萨辛豢养杀手,会从幼年开始培养一批信徒,在他们成年时,给他们吃下大量致幻剂,然后带他们去一座漂亮的宫殿,里面美食美酒与美女应有尽有,让他们纵欲狂欢。带他们出来,清醒后便告诉他们,这就是天堂。因此山中老人的党徒个个悍不畏死。 但实际上这个传说不是真的。阿萨辛派确实是个“刺客帝国”,但教律非常严苛。 阿萨辛派是一个什叶派分支,又叫尼查里派。创始人名叫哈桑.本.萨巴赫,“山中老人”Shaykhal-Jabal一代目。所谓“老人”这个词,也有“长者”“贤人”的意思。 哈桑,也就是《倚天屠龙记》中乾坤大挪移功法的创造者,霍山。霍山这个名字就是半音半意,同时取了“哈桑”和“山中老人”的意思。“阿萨辛”,就是英语“暗杀”这个词的词源,assassin。 哈桑.本.萨巴赫是非常虔诚的教徒,他的一个儿子因为饮酒被他处死,他对党徒的控制不是致幻剂和美女,而是信仰。他创立了阿萨辛派,在当时的法蒂玛王朝、塞尔柱帝国、阿拔斯王朝的几大势力当中建立了小但是独立的一派,俨然国中之国,却从未妄称国主。 他的“国家”传国将近二百年,军事上是因为地势险要,修建了名为“鹰堡”的要塞,打仗几乎都是奇兵突袭的路子。但他们这一派的暗杀技术也确实炉火纯青,执行对当时阿拉伯贵族的刺杀50多次。 其中最有名的故事就是针对一代雄主萨拉丁大帝。阿萨辛派对萨拉丁进行过多次暗杀,其中一次甚至进入了他的卧室,只是因为萨拉丁常年戴着金属护颈才没有成功,刺客被闻讯赶来的卫士剁成rou酱。 萨拉丁对阿萨辛派深恶痛绝,在征战路上一度想顺道灭了鹰堡。然而据说在发动总攻的前一天晚上,他一觉醒来,发现一枚匕首插在他枕上,还带着一封书信,大意是如果萨拉丁退兵,此后阿萨辛派绝不再派杀手刺杀他和他的亲族,如果他执意发兵,阿萨辛派哪怕只剩一人也要追杀他到最后。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精神,萨拉丁退兵了。 在这个故事发生的时代,阿萨辛派的领袖,就是拉希德丁.锡南,即文中所说的“锡南刺客”。 藩王间互相刺杀的故事,这个计划我写的时候真的觉得蠢绝了。但是看看现实历史,这种计谋是会成真的,风险与收获成正比。如果不是送亲队伍延迟、迦檀又提前入城,这件事是真的能做成的,以这位迦檀的性格,虽然可能事后报复,但是为了不影响他北征的大计,只会将这口窝囊气暂时咽下。如果战争到了末期,他可能会推呾叉家出去当炮灰,但那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呾叉家也未必不能躲过这一劫。 至于奥夏和阿斐迦,纯粹是因为我想写野心家,尤其是有权力欲的女人。至于阿斐迦,这是个投机分子,只要确保他站在自己一边,就是最佳助力。虽然说他俩像麦克白夫妇,但是绝对比麦克白夫妇要强太多,尤其是夫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强,不至于杀个人就觉得手洗不干净。 奥夏的问题是,她被“羯兰陀家的女儿”这个身份被束缚住了,直到对家族身份毫无留恋的阿斐迦一番话启发了她,彻底点燃了她的权欲与野望,才发现只要抛开家族责任,只把自己当一个个体来看,她的地位反而是棋手,而非棋子。 从奥夏最后摸肚子的动作来看,希望大家读懂她已经在一夜之间成长了:她选择了守城。阿斐迦出去打仗,活着回来于她毫无损失,如果死在外面,她就能凭遗腹子成为拂那城女城主,哪怕生女儿也没关系,反正呾叉家的男人都死光了,她又有兵权。比起亲自带兵上前线,这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更好选择。她已经学会了如何算计得失利弊。 那阿斐迦为什么做出这种提议?首先因为他必须借助妻子的势力来稳固自己的地位。既然如此,那么他就要表示自己的诚意。对聪明人来说,给对方看自己的所有底牌,就是最好的诚意。他以这个提议,达到了和奥夏的政治结盟, 第二,他如果让妻子出去打仗,他的岳丈和大舅哥会怎么看待他?如果两藩一直是敌对状态,他会明显落于下风。对于阿斐迦来说,在战场上赢得荣誉,也是对他来说最光明正大的出路,甚至可以一洗他弑父杀兄的恶名。总之,他的举动,都是在经过各种考量之后,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呾叉和羯兰陀家的恩怨虽然是一开始就定好的,但是写到这里的时候觉得稍微有些多余,因为角色性格和背景设定基本都交代完了,这个情节原本设置时要揭示的问题,已经在前文中揭示过了,意义不大了。但是本着舞台上的枪都要打响的原则,还是写了。所以采用了这对新婚夫妇的视角而非主角视角,免得读起来疲劳。 好了,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圣巡的ststop,桑蜜伽多。感受一下完全由妖魔统治的藩领吧! 还有一个很多人留言关注的问题是为什么婆提赫死后迦檀没有长大。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个死亡过程如此漫长,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在举行末祭之前的情节里,婆提赫说起罗延莎,明显已经是在交代后事了。所以迦檀才突然红了眼睛,说“说这些做什么”。他已经充分明白婆提赫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她强撑着一路奔波来举行末祭,无非是狐死首丘,想死在离家乡近的地方。 迦檀知道她死了吗?他知道的。舍兰离开了一天,回去时迦檀完全不问他去了哪里,在坐垫下藏了用来擦眼泪的巾帕,晚上拒绝了奴隶的侍奉,这些都在暗示他知道今天发生了什么。但是滑稽戏是婆提赫为他准备的最后一件事,他就一定会看完,他不会浪费婆提赫最后的心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