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5.「存在就是被知觉」-巴克莱 (第1/1页)
乔治.巴克莱,十七至十八世纪英国Ai尔兰哲学家,代表主义:唯心主义,经验主义。 巴克莱和约翰.洛克,大卫.休莫同为英国近代经验主义三大代表人物。 他着有《视觉新论》和《人类知识原理》。 美国加州的柏克莱市便是以他命名,另外加州也有一个以他为名的柏克莱大学。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巴克莱和洛克一样是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 洛克认为,一样东西都有所谓的第一X质初X和第二X质次X,像是一头大象,大象的外形可能是它的初X,灰sE和大象的气味粪便等等则是它的次X。 但是问题来了,洛克相信外头有个世界,有个科学家企图描述的世界,但是我们只能间接地接触它。 但是以一个经验主义家来说,既然这个世界我们无法接触它,那麽它的初X和它的次X,我们都无法良好的描述,我们要怎麽去验证这个世界存在呢?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巴克莱提出「存在就是被知觉」tobeistobeperceived的论点。 巴克莱认为这个世界的构成没有别的,就是观念而已。 他认为要是没有一个心灵去T验那麽一切事物就不覆存在,他是个唯心主义者。 巴克莱是一个非唯物论者,善於社交又喜好交友。 今天的笔记就到这边,也很短,不到五百字,这两天笔者陆陆续续收到报社的退稿通知。 家庭版和副刊的都被退稿了,有点难过。 不过没关系,反正我投稿也是一时心血来cHa0。 关於存不存在这课题笔者也是认为一样东西没有被碰触就好像不存在一样。 像是我放在书桌上的原子笔立可白和画簿,甚至还有床上的vita。 笔者从以前就是喜欢读Ai情多过於玩线上游戏的小孩,现在会丢下手游、单机游戏一早就读哲学我自己是一点都不意外。 好啦,无事一身轻,写完笔记我要继续喝咖啡吃早餐了,各位掰掰明天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