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住持的心愿 (第2/2页)
无比的惊讶。 梵静大师又接话道。 “道理其实很简单,你们博观寺里全是女尼,而我们般若寺则全是和尚,这两者期间区别可就大了,大火前般若寺有千余僧众,大多都是躲避兵役的壮丁,寺里有田产,还在大青山方园数十里的范围内开的有荒地,并且寺庙是不增税的,每年吃不完的粮食自然越积越多。” 智先说。 “这年头,只要有饭吃,咱就能活下去,将来总有重建般若寺的希望。” 梵静摇头叹息道。 “你说的希望,我恐怕是看不到了,只看柱子将来能不能遇到一位有道明君,来还我这个遗愿,将般若寺重新建立在浩瀚的城关中。” 两位僧人越谈越投机。 1 柱子趁机从桌下递给杨坚两个圆滚滚热乎乎的东西。 他接过一看。 是两个比鸡蛋略小的熟蛋。 蛋壳上有许多褐色的斑点。 “这是啥蛋?” 杨坚没见过觉得很稀奇。 柱子。 压低声音说。 “这是野鸡蛋,可别让师傅看见,不然又怪我杀生了。” 这一夜。 1 智先师徒睡在另一间仍是用断壁残垣和茅草搭盖的卧室。 这样的房子有好几处都是就地取材搭盖的。 有时梵静师徒睡到半夜屋里漏雨就要立即搬到不漏雨的另一间。 等到天晴再去加盖漏雨的茅草。 智先师徒各睡一头。 疲惫一天的身下垫着粗厚的干草。 干草散发出一鼓浓厚加醇的清香味。 躺在上面既松软又舒服。 杨坚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他睁着眼问。 1 “师傅,你恨我爹娘他们吗?” “那罗延,你这是咋了?” 正欲入睡的智先。 于无尽的黑暗之中翻身坐了起来。 不解的反问。 “为师咋能恨你爹娘呢,你这小子咋冒出如此想法来了?佛门当中不应有恨。” 杨坚。 挠挠头说。 “我爹不是西魏皇帝手下的大将军吗,我娘又是元宝炬他表家妹子。” “是啊,那又如何?” 1 杨坚又说。 “我想皇帝也会派我爹去烧佛寺吧。” 智先。 若有所思的回道。 “这倒真的有可能,虽然你爹心里是笃信佛法的,可是皇帝下的命令,杨将军能不去吗。” “师傅,那你恨他们吗?” 智先摸摸杨坚的脑袋。 “他们?除去你爹娘,还有谁啊?” 杨坚回道。 “皇帝啊,不是他下令灭佛的嘛。” 1 “那罗延,元宝炬是好皇帝,此等灭佛行动恐是宇文泰下令的,咱想皇帝灭佛一定有他的道理,至少他认为自己必须这样做,打仗是不是要兵丁,牛马,粮食,当下本来要征去打仗的青壮年为了躲避战祸遁入沙门,而且僧人种的粮食还一个粒都不交给朝廷,皇上为了打赢胜仗只好杀鸡取卵,朝佛门开刀吧,也许这就是皇上的用意吧。” 智先默然良久。 安慰杨坚说。 “好了,那罗延,快睡吧,明早咱们启程回家,养足了精神还要走好几里的路嘞。” 窗外。 万籁俱寂。 偶尔传来几声大黄的叫声。 次日。 太阳已升至三竿子高。 智先师徒才睡眼惺忪的从地铺上爬起来。 1 这对一贯严于律己的智先来说是少之又少的事。 师徒自出修行庵以来。 每日风餐露宿确实辛苦。 而身下的草床实在又是舒服至极。 加之昨晚师徒聊天甚晚所以二人今早都睡过了头! 师徒一出门就被柱子领到了一间食屋里。 食屋靠山山崖旁的石壁上有一眼泉泉水通过竹筒流进食屋。 两人就这泉水洗漱完便被柱子领进昨夜吃饭的膳房之中。 梵静住持已经在里面等候多时。 桌上的饭菜依旧一大钵食锦汤菜。 1 一钵码的老高的勃勃头。 梵静住持仍很热情的与智先聊闲话。 柱子还了一身洁净的衣衫不像昨日那样活泼。 耷拉着脑袋。 闷声不响的用瓢给每个人的碗里添汤菜。 智先看在眼里隐隐觉得气氛有些不对。 智先吃罢。 刚一放下碗筷。 梵静住持便开口了。 “智先师傅,咱有一事相求。” 1 “您老请讲,哪敢让您求啊。” 梵静住持。 依依不舍的说。 “咱想请你把柱子带走,他跟着我太受委屈了!。” 智先原想会有什么事发生。 却万万没有料到会是这种事。 她沉吟一会。 盘问道。 “柱子自己会同意吗?” 梵静说。 1 “一开始柱子确实不愿意,不过孩子8岁了,开始懂事了,咱对他晓之以理后,他点了头,现在的情况是明摆着,他依恋我不如说我更依恋他,可咱这不是耽误了他吗,咱于心不忍啊,请想想我俩深处大山之一片废墟之中,风烛残年的我说不定那天就圆寂了,到那时候他一个孩子怎么过呢,把他交给你咱就放心了。” 梵静住持和智先说话的时候。 两个小子也停止了吃喝。 四目专注的盯着两个大人。 “不过,这是我一个女人家也做不得主。” 梵静说。 “杨大将军曾是本寺的施主,他待人宽厚,咱相信他会同意的。” “这样吧,孩子我带回去,咱一回家就去禀报大将军,他同意自然没话说,他若是万一不同意我再把孩子送返于你。” 柱子热泪盈眶。 扑通一声跪地。 向两位师傅拜了又拜。 临别之际。 梵静大师给柱子取了一个单名。 “顺” “柱儿,为师没有什么可给你的,这个名字赐予你,到了那边要听智先师姑的话,不可使性子。” 梵静大师虽有许些的不舍。 更不想耽误柱子的前途。 希望柱子这一去人生一帆风顺。 /81/81947/23646776.htm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