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3 (第1/2页)
江离醒了,还是在大暴雨天被吵醒的。 明明还在春天,周遭却稍有沁冷的寒意,雨势‘哗啦啦’的下个不停,像是要把深闺给弄坍塌,吵得她耳膜隐隐发疼。 她睁开双眸哆嗦了下,恍恍惚惚望着暴雨,心系景行在边疆是否安好,想她了没有,钱袋有没有系在身上。 那么冷的天气,要是景行在,那该多保暖。 忽然侍女匆匆忙忙没来得及敲门就闯了进来,手捧着有些被雨淋湿的信件,激动的大喊:“姑爷来信了,姑爷来信了!” 姑爷,是江府默认的称呼。 因为这一句话,江离尚存的困意陡然消失的无影无踪,同样高兴扬起唇角,赶紧拆开信件,想立即知道景行写了什么。 不过看了开头前两个字,她就笑话景行字依旧是狗爬字,很难看。 【只盼卸甲归田那日,还能捧上你酿的酒。】 侍女偷偷睨了几眼字,面子像是被雷劈到似的,但还是硬着头皮夸赞景行的字,“姑爷的字不丑,好歹小姐能看得懂。” 虽然话说得违心,但是她瞧小姐笑得开心,不免松了口气,觉得小姐也挺不容易的,日日盼着姑爷,一盼都盼了一个月。 纵然她知道打仗不可能那么快结束,可江府上上下下都希望能一直看到小姐笑,所有人都很希望姑爷能快点回来。 江离很喜欢听到他人夸景行,就算是有眼疾的夸,她也会很高兴。 这大概就是爱得太深吧。 “那是,他不仅是字写得好,画也挺不错。”江离抽出底层折叠的宣纸,展开来是一副彩画,不似她的一丿。 此话是繁华落尽的长安,重阳节一同放花灯的场景,一人蹲着一人站着,共赏湖边花灯,将一切尽收眼底。 花季一开,菊花遍布满湖,金黄色的湖犹如落日斜阳。 侍女暗地松了口气,有些意外姑爷的画不错,不再睁着眼睛说瞎话,“姑爷真是文武双全,也难怪能得陛下赏识。” 毕竟景行曾经高中过,状元郎一身红袍曾在长安游街,只可惜女子不能外出,并不知道状元郎样貌如何。 这也导致许多妇人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都一致认为景行只是皮糙rou厚的将军。其实不然,景行还很会装茶。 以上是侍女所认为的,因为她曾见过姑爷阴阳怪气的试图引起小姐注意力。 “替我备纸墨。”江离笑着展平信件,放在桌面上又道:“你家姑爷明明思我却不说,脸皮可真薄。” 话音是带着打趣的,她反复看着信件,愈发的思念景行,在往日的信件都不说过念他。 在这短暂的一个月有余,他们通信的次数很少,到目前位置,这是第二封而已,她却没有半点不满,因为边疆到长安城很远。 侍女很快就准备好了纸墨,还贴心点了红蜡烛照亮些房内,烛影摇曳,虚影摇晃,镇纸岩牢牢按压住,宣纸不会飞走。 江离笔沾墨,尽量握笔端正,静下心写着:【绕过酒楼念酒,再聚西窗前定为君倒上桃花酒。细雨如愁,回望太匆匆,君始终未远离。】 虽然陛下只是御赐婚约,他们还没成亲就以君妻相称,就好像他们早已结为结发夫妻,用牵挂定为长相思。 笔落搁下,她看着还算整齐的字体,找了个信封装着,并命侍女交给信使,让其加急信件,因为她猜景行也在期待她的回信。 侍女后退到了门口再转身,直到门完完全全关上,她拿起铜镜打量神态,见没有差太多,便找了件鹅黄色的衣裳穿上。 暴风雨恰好也停了,天边出现了双世彩虹,她等做好要前往佛庙了。 雨后的天气很是冰薄,江离施了粉黛忍不住愁眉,见侍女还没回来,胆大打了个喷嚏,谁料侍女走路不带声的出现在铜镜中。 “小姐可是要去哪里?”侍女替她整理发丝,问道:“这天气还冷,小姐很容易感冒的。” 江离微微一笑,“我要替你家姑爷祈祷得安康,希望他能安好的回来……神佛向来大慈大悲,肯定会替我保护好少年郎的。” 越说越是止不住的哽咽,她不知觉中泪流两行,也听闻边疆的事情并不太乐观,景行被逼退了好几回。 战死的士兵很多,她还能收到回信也就表示景行好好的。所以他与她从不在信中提起边疆的事情,只为了不让对方担心。 江离来到了一家香火旺盛的佛庙,看着来来往往的香客,保持着诚心举着高香拜了下去,内心不断的祈求神明保佑少年郎。 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