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2章 撤退  (第1/1页)
    崇祯14年7月中旬    周铉向建虏那边看过去,壕沟另外一边厮杀声少了很多,壕沟边已经没有了大明官军;    远处树林里,能够看到很多官军们急着上山,而建虏们则一路追击;    壕沟里有不少大明官军的尸体;    祖大寿说道,祖大乐下山后,建虏后面加大了攻击和防守,祖大乐将军和松山守将无法靠近壕沟;    现在,他们都已经返回松山了;    但是,好消息是大约6000人从壕沟里逃过来了。    这时候,祖大寿露出满脸的悲哀!    周铉看了看天色,估计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于是问道:“诸位,接下来怎么办,是继续坚持固守,进攻,还是固守?”    祖大寿、吴三桂、祖大弼都露出了难色;    其实,大家都知道答案,但是不愿意说出来;    留下来防守的风险很高,与建虏战斗死得更快!    看到大家不说话,周铉说道:“把那些死在壕沟里的官军好好埋葬,邱大人和二位公公保护好,待回塔山再作处理;    步兵保持好阵型,骑兵做好协防;    所有人开始吃干粮,喝水,喂马,今天晚上撤回塔山,路上有约70里,今天晚上步兵要走一晚上的路了。”    祖大寿、祖大弼、吴三桂三人赶紧一声:“是,钦差大人!”    壕沟对面的建虏也不见什么动静了,估计弓箭也用得差不多了。    周铉回到曹变蛟、周遇吉这边,他看到建虏的骑兵在第二道掩埋壕沟处聚集着,有蠢蠢欲动的倾向;    不过,他相信周遇吉的能力;况且,这边还有约3000个骑兵守护着。    周铉来到曹变蛟这边,了解战斗状况。    根据报上来的数字,一共死亡56人,受伤208人,获得建虏头颅687个,战马48匹。    这个战果不错,这个时候不能悲天伶人;    这是战争,赤裸裸的杀戮,无论是敌方,还是己方,都要死人。    难怪建虏在对面非常不满意!    看起来,那300匹运输马真是立大功了!    周铉也让周遇吉、曹变蛟安排队员轮流吃饭、休息、喂马;    如果后面没有其它事情,待太阳落山,就准备撤退。    后面,建虏果然没有大动静;    双方防守都很严密,占不了大便宜;    除非不怕死的以死换死才有机会,但是这对于建虏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更何况,松山上还有一堆大明官军。    果然,一直到天快黑了,建虏都没有任何行动。    周铉命令祖大寿那边约1万6千步兵含从松山逃离的6000步兵先行,他的1100名骑兵护卫;    夜不收在前后左右30里范围侦察;    接下来是周遇吉的23000步兵撤退,后面左边是曹变蛟的骑兵,右边是吴三桂的骑兵。    建虏骑兵越过了壕沟,但由于是晚上,光线不好,再加上占便宜的机会很少,所以眼睁睁地目送着大明骑兵走掉。    经过一夜轮番用马匹运送,半夜时候,终于到达塔山下面的主通道上,这里离宁远城还有70里。    监军张若麟、随军太监看到辽东巡抚邱民仰尸体和另两个太监的尸体,脸色很不好;    周铉给他们解释了原因。    晚上,众人接下来睡觉休息,一夜无话。    第二天上午,周铉、监军张若麟、2名随军太监、祖大寿、祖大弼、吴三桂、曹变蛟、周遇吉一起开会。    会议的重点是接下来怎么办?    众人纷纷明白眼下的情况,很是苦恼!    前进嘛,有危险,打不过,兵力不够!    后退嘛,肯定不行,哪有白白放弃塔山的;    到目前为止,张若麟和两个随军太监都仍旧认为放弃杏山有问题,更不要说塔山;    坚守这里嘛,短期可以,但是长期下去也不行,这里毕竟不是一座城;而且建虏如果上山,是可以绕过来的,这里并没有那么安全;    即使不绕过来,掩埋壕沟,难度也并没有那么大。    众人还是先理了理当前的数据:    一、曹变蛟部死亡56人,获得687个建虏头颅,战马48匹;    二、周遇吉部死亡35人被箭射死,获得2个建虏头颅;    三、吴三桂部死亡0人,获得0个头颅;    四、祖大寿部死亡27人被箭射死,救出约5965名官兵;    从锦州出来死亡8215人;    五、祖大乐部,原有约24000人,目前人数不明;    六、松山守将,原有约7000人,目前人数不明;    以周铉角度看,这过去的大半个月里,一共打了五次打仗,包括祖大乐单独防守建虏那一次;    一共杀死建虏2883人获得头颅数量,大明官军死亡约34250人,含目前祖大乐和松山守将这两人的部队;    在周铉的心里,他们两人估计是救不回来了;    要救回他们,肯定要大军出来;但一旦大军出动就会崩盘。    周铉没想到祖大乐竟然这么菜;    他估计大明其他将领也相差无几,只是仅仅比大同总兵王朴要好一点。    当然,周遇吉和曹变蛟那是特例。    这未来的路还很长!    看到周铉默不作声,监军张若麟说道:“钦差大人,是战、是守,还是退,你给一个话,我听你的安排!”    周铉心里叹气道,这些大明的文人啊,下破了胆!    如果没有经历过这些,如果不是周铉指挥,张若麟肯定刚开始是气吞山河的,等经历过这些,便马上是风声鹤唳!    周铉说道:“诸位,本人建议,彻底放弃塔山,所有人员退守到宁远城。    那边城高墙厚,有11门红衣大炮,兵多粮足,足够抵御建虏的任何进攻以及长期围困。”    一名太监说道;“可如果这样,我们有负圣恩啊!    这次驰援锦州,尽管救回来了祖将军,可连续丢失锦州、松山、杏山和塔山;    如今,祖大乐将军、松山守将以及大量官兵还在松山。    难道让我们放弃他们吗?”    说真的,听了这名太监的话,周铉还有点感动!    如果不知道历史上的“松锦之战”以及皇太极的足智多谋,还有大明官军的拉胯和习惯性崩盘,周铉肯定要率领更多的兵跟建虏打一仗;    但现在,他知道这仗只要打,肯定是输,祖大乐已经让他看到了这种失败的结果!    周铉说道:“祖大寿将军、祖大弼将军、吴三桂将军、曹变蛟将军、周遇吉将军,如果你们没有其它的意见,这件事就由本人做主,如何?”    周铉这样做主要是不想让他们难做,一个人承担责任算了。    众人异口同声道:“属下愿听钦差大人的安排!”    周铉道:“好,那这件事本人会向皇上上奏折,但目前为了大明,为了诸位的安全,所有人今日全部退回宁远城,日后再从长计议!”    周铉想干脆一次性拿掉所有人的幻想!    今后,也不要再想着辽东这些地方,省得再次大败和大崩盘,也省得总是被皇太极设计围点打援。    这个地方剩下来就是防守、防守、防守!    一直到有足够多、能战、勇武、不怕死、听指令的精兵,再出来战斗!    更何况,大明的腹地还有大股的农民起义军需要时间和财力去对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