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5章 与洪承畴见面  (第2/2页)
心里不认为这件事会发生;但历史上,就是因为洪承畴不敢拿定主意,让太监和兵部派员说了太多的话,结果军心涣散。    “洪先生,兵部派人了吗?皇上派太监了吗?”    “派了!你那边也会派人的。”    “到关键时候,洪先生再想一想我的话。总兵不听指令,可能会擅自逃跑的,一定要震慑他们。”    “谢谢国舅的意见!我倒是认为你那边的风险大。”    “洪大人指点一下,有哪些风险?”    “在野外,建虏非常难打,你的兵力少了,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官军害怕,就会逃跑。要攻破建虏的防线非常难。”    “那当初洪大人为什么还敢率领10万官军去打建虏呢?”    “周公子应该明白,在朝廷上,不管能不能打,说打总是正确的,不打就是错误的。我在蓟辽总督这个位置,也很难选择。”    “洪先生高见!这句话是你的心里话。正因为你前面的原因,所以我准备选择不怕死的官军,还要多些骑兵,打建虏措手不及。”    “你这样说,还真有可能速胜,但怎么会有那么多不怕死的骑兵呢?”    “要靠用心对待士兵,善待他们,然后充足的军饷,吃得好,无后顾之忧。”    “我也希望这样做,可是没有银两!”    “洪先生,吴三桂总兵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认为他不错,很有胆量,我也曾经提拔过他。”    “吴三桂有多少兵?骑兵和步兵分别多少?宁远有多少兵?”    “骑兵有5千多,步兵有三万多;兵力主要分散在宁远和附近的堡里;宁远城只有2万兵力。这个数字待周公子去了宁远自然知道。”    “洪先生有什么忠告给在下吗?”    “曹变蛟很勇猛,但是他的兵力不足;宁远要留一部分兵力防守;至于你要的周遇吉,本人了解太少,不便于多说。总而言之,要小心,多侦探,不要轻易出动大批人马;”    “谢谢洪先生的提醒!洪先生在蓟辽防线,这建虏的兵主要是什么厉害,我大明官军主要怕什么?”    “建虏最厉害的是骑兵,他们骑术很好,很勇猛,也不怕死;然后就是弓箭很厉害。”    “他们骑兵多吗?这次建虏围住锦州的有多少兵力?”    “骑兵应该有1万多,预估一共有4万多兵力,但是有些分布在锦州附近的几个山头。”    “这样说,建虏做了一个大套子,等待着大明官军往里面钻。”    “差不多,否则,本人怎么会提出10万以上兵力去驰援锦州呢。”    “洪先生,宁远的防守如何,建虏是否会像围困锦州一样围困宁远?”    “这个可能性非常小,因为宁远的粮草非常充足;然后城堡众多,呈犄角之势。”    周铉问题提得差不多了;    洪承畴刚开始以为这年轻人就是一不知天高地厚之人,但仔细听下来,他才发现这年轻人还是有点东西。    本着无论是提醒也好,结交也好,让对方多说点话对自己总是有帮助的;    于是洪承畴问道:“周公子,你还有什么中肯的建议吗?”    “有,就是要亲力亲为,长城每个地方都要检查一番,特别是重要关口,然后花银两好好修建,一两银子都不能挪用。绝对不要相信总兵、太监的说法。”    “但是防线这么长,很难做到!”    “洪先生的亲兵和幕僚可以帮助你;如果第一道防线都防不住,第二道防线也很难防得住,更不要说第三道防线。所以优先管住第一道防线。    另外,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一些重要关口的守护,一定要有信得过的人看管;责任要分配到每一个千总。”    “周公子可是真的很细心!言之有理!”    “小心才驶得万年船!”    洪承畴、周铉都哈哈大笑起来!    随后,两人相互敬酒,相互预祝得胜回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